第336章 少年的心胸
    河东薛氏!    堂堂河东大族,安颉岂会不知?    但安颉会怕?    “念你年少不懂事,给我赔礼道歉后就此作罢。”    刚来国子监第一天,安颉也不想惹麻烦。    而且他是天子钦点来国子监读书的学子,知道天子很有可能在暗处默默关注他,他也怕这不必要的争执会给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    “道歉?”    薛安都眼中尽是仇恨。    “你们三番五次来我河东掳掠,居然要我道歉?”    河东这个地方号称兵家必争之地。    从后秦、北魏时代开始,这里就经历了足足几十年的战争。    其中的百姓自然也是饱受其害。哪怕薛安都出自河东薛氏这种大族,亦是受到过不小的伤害,甚至还有亲人被卷入其中从而丢掉性命。    因此,他对于胡人有股天然敌意。    由于出身,他得到了入国子监读书的机会,不成想居然在这里还能遇见胡人!    在薛安都这种世家子弟眼中,国子监就是读书人圣地,更是华夏礼仪之邦的圣地!    今天突然出现的安颉,毫无疑问是破坏了国子监在他心中的神圣地位。外加少年心性,薛安都此刻才一怒之下来找安颉发泄。    “出去!这里不是你能来的地方!”    薛安都恶狠狠的看着安颉,最后居然是将手伸向安颉书本的方向,想将这些书给扔出去。    “慢着!”    突然。    一只强有力的大手出现,牢牢抓住薛安都的手腕。    什么?    薛安都大骇。    他自幼气力远超常人,哪怕是成年人也未必能制的住他,如今却是被人用一只手就牢牢拿捏住!    “国子监乃是天子置办的教化之地,岂容尔等放肆?”    薛安都回头一看,是两个壮硕的少年一起站在他的身后。    而抓住他手腕的那人看上去年长一些,此刻正气凛然的对薛安都说教:“况且。这位胡族学子自然能来国子监读书,自然是朝廷准许,你凭什么要对方出去?”    “呵!”    薛安都见这人cao着一口荆州口音,也是怼了一句:“你这南人怎知道我河东百姓之苦!”    “我知道!”    听到男子的回答,薛安都明显一愣。    松开薛安都的手腕,男子向薛安都报出姓名:“吾乃河东柳氏,柳元景!”    身边的男子耸耸肩膀:“南阳宗氏,宗悫。”    薛安都并不知道两人功绩,但听柳元景自称河东柳氏的时候面色还是缓和了几分。    河东柳氏称的上是河东世家的代表。    柳元景说他懂,薛安都相信。    至于荆州口音……    北方世家被迫背井离乡的还少吗?    宗悫在背后嘿嘿笑了几声:“薛安都是吧?你可知道大闹国子监是何罪?依我看这位胡人学子怕是退不出国子监,反倒是你离开国子监的可能性比较大!”    薛安都听闻这话面色有些苍白。    本来他还想辩解两句,却发现刚才还没个正行的宗悫现在变的和下山猛虎一般,带着煞气直勾勾的瞪着他!    杀过人!    这个叫宗悫的绝对杀过人!    薛安都见过那些刀口舔血的亡命之徒,也见过统御一军的威武良将。    这些人眼中都有股令人不寒而栗的凶煞之气!    这个发现让还是少年的薛安都手脚冰凉。    更让薛安都绝望的是,那名自称河东柳氏的柳元景此刻也是用这股眼神看向刚才自己大骂的安颉!    而安颉,居然也是如此回应着柳元景……    日汝娘亲!    这是国子监?    这不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吗?怎么会有这种人出现在这里?    薛安都不理解……    事实上,也就只有薛安都这种没有朝廷背景的学子不太理解刘义真朝首届国子监学子的意义。    不出意外的话,这一届国子监学子必将飞黄腾达!最差的都是一州长官的那种!    本来以薛安都的资历和背景,是压根没机会进入国子监学习。    只是某位天子在看到他名字的时候临时起意,这份大礼才砸在了他头上……    宗悫摸着薛安都圆圆的脑袋:“你这熊孩子,一看就没好好读書。好好去翻翻《策論讲义》中最后一篇名叫《治胡策》的策论。書本是用来放在脑子里的,不是放在桌子上的。”    “同样,说话也是要过脑子的。别和個傻子一样咋咋呼呼的!”    其他国子监学子也确实和看猴一样看着这处闹剧,见宗悫点破,也都是不遮掩饰的笑出声。    薛安都被宗悫说的脸色通红,却偏偏不敢多说什么。    从几人的气势上,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和这三个人根本不在一个世界!    宗悫松开手,朝着薛安都挺翘的屁股上踹了一脚,把他踢出這个压抑的小圈子。    薛安都也不敢在找事,只是一个人握着拳头坐回自己的座位。    他此刻也从刚才的惊慌中反应过来,开始越想越气。    “薛安都啊薛安都!你可是要成为大将军的人!怎么能被对方就这么轻易吓倒?”    薛安都又羞又气,要去和宗悫再好好理论理论。    不巧的是这时国子监的先生已是走了进来,敲着戒尺准备上课。    课上,薛安都有些心不在焉,还在脑海中一遍遍模拟刚才的“战局”,总觉得自己表现的太孬,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实力。    “让我翻翻《策论讲义》是什么意思?”    薛安都想到宗悫给自己的话,便取出《策论讲义》课本一股脑翻到最后面。    “《治胡策》?”    “【胡人狡诈凶残却又欺软怕硬,而今之计唯有恩威并施……】”    仅读到第一句,薛安都就深陷其中。    等读完这篇策论,薛安都精神都为之一振。    “此确乃良策!”    薛安都更是暗恨:“若是天子以此策治胡,必然大有作为!我倒要看看是谁的大作!”    将书页往前翻了几页。    “宗悫”两个大字却是跃然纸上,而薛安都的脸色彻底成了酱紫……    宗悫?    不就是刚才一个劲揉自己头的那名年轻人?    莫非是同名同姓?    但薛安都很快就将这点排除,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加的欲哭无泪。    这国子监……    里面究竟是些什么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