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尊师剑术如何?
“衡兄……衡兄。” 司匡轻轻晃了晃衡胡的肩膀,“没事吧?” “没,没事。” “没事就好。” 司匡瞅着眼前这个浑身虚脱,陷入呆滞的儒生,又瞅了瞅自己刚才放在口袋上的那块rou干。 闪过一个念头:得赶紧吃。 万一这家伙后悔了,想把rou干要回去,可就坏了。 他拿起rou干。 牙齿合紧。 “撕拉!” 一条小拇指粗细的rou干被撕了下来。 他一边吃,一边说道:“若衡兄不信,可随兰陵褚大同去长安,请陛下开兰台,入书库,一探究竟。如今陛下看重儒家,有公羊学派的面子,陛下会准许的。” 他的嘴巴一张一合。 咀嚼着。 坚硬略有咸涩的rou干被雪白的牙齿撕裂,渐渐地嚼成为rou沫。 混合着口水,吞入肚中。 司匡感觉嘴唇咸溜溜的,拿起竹筒,猛地灌了一大口水。 放下竹筒后,又从口袋里抓了一把粟米,填入口中,试图调和其中的咸味。 “担心兄长期望太大,有一件事,小弟有言在先……” “秦掠六国书简,多藏于阿房宫。而阿房宫被项羽一把火,烧成了灰烬。” “虽然酂侯为了制定大汉律,曾经费尽心思整理秦时遗简。但因数量庞大,内容零散,整理所得,也不过竹简的万分之一罢了。” 他微微一顿,缓了口气,继续说道:“况且,如今时隔百余年,囤在兰台的竹简,恐怕有很大一部分遭受了虫蛀……” “若是兄长企图进入兰台追寻礼崩乐坏真相,恐怕要携数百儒生,穷尽数年,恢复破损竹简。” 衡胡坐在萧瑟的冷风中,抬头仰天,呢喃,“数年吗?” 望着高高的苍穹,他那双粗大的手握成了拳头。 双瞳之中,闪过一丝坚定。 心中,亦作出了一个决定。 若能追求儒家大道,哪怕耗费一辈子,也值了。 他视线缓慢地向下移动。 重新看着司匡,拱手,诚恳地说道:“司公,高密诸事结束,胡恐怕无法与君彻夜长谈了。” 说完,衡胡慢慢地站了起来。 身上忽然多了一丝洒脱的韵味,多了一丝久经世事的沧桑感。 他转身,望着孔庙的位置,思绪万千,像是在于已经故去的孔丘精神交流。 嘴巴轻张,似在告诉世人,又似自言自语, “耗费十年可得真相,那我就耗费十年。” “耗费百年可得真相,那我就耗费百年。” “此生,若能寻求先秦大道……无憾矣!” 司匡盯着其身影,下意识问道:“若是百年依旧不得呢?” 衡胡惆怅万分,长呼一口气。 嘴角忽然咧开,笑了笑,发出了一阵豪迈之语,“百年之后未成,那就交给后人吧!” 他背着手,仰天,发出激情慷慨之声。 “若生前不得,吾只求后人百年祭奠时,可告知一二!” “如此!” “纵死,无憾!” 衡胡气场迸发。 心境貌似上升了一个层次。 若之前仅仅是儒生心境,现在,他的心境,堪比大儒! 《周易》学派新的大儒! 就连刚才劝说其要仔细考虑的司匡,也被这番话镇住了。 这就是秦汉儒生的想法吗? 投身大义,虽死无憾。 一时间,他竟不知道该如何说才好。 捏在手中的rou干忽然不香了。 他把还剩一半的rou干塞进装干粮的口袋,打算带回去,给大母与小妹尝尝。 放完。 两腿用力,猛地站起来。 凝视其背影,发出一阵“呃呃呃”的声音后,小心翼翼地问道:“衡兄,你没开玩笑吧?” 衡胡笑着摇了摇头,再次拱手,“多谢司公为鄙人指明大道方向!” 司匡:“……” 虽然被人感谢很快乐。 但不知怎么的,后背忽然凉飕飕的,感觉像是被什么东西盯上了。 “衡兄,敢问,尊师王同,如今何在?” “在三河之地静修。” “兄长在《周易》学派,才能排行第几?” 衡胡侧身,脸色一红,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后脑勺,坦然回答,“蒙上天垂怜,目前……对《易》的研究,仅次于家师。” 司匡呆如木鸡,站在原地,像是石化了似的。 忽然又不快乐了。 好像明白为什么感觉浑身发凉了。 自己随便提了那么一句,就把衡胡的未来禁锢在长安兰台了。 王同如果听说这件事,还不得提着剑,来高密拼命? 一句话葬送《周易》学派天赋最好的人。 这算不算是断人传承? 嘴中的唾液,分泌越来越快,他没忍住,咽了下去。 “咕~” 心脏“砰砰砰”,跳动的速度变快了。 “衡兄,尊师剑术如何?” “一般吧。” “呃,昔年辕固生能以人力,与野猪相搏。敢问尊师……剑术比起辕固生来,孰强孰弱?” “自然是辕固生更上一筹!”衡胡淡淡地说道。 “呼,那就好。” 司匡长舒一口气。 吓得冷汗都快冒出来了。 “家师剑术虽不如辕固生,但射术,应该在其之上。鄙人自幼便随家师学习射艺,如今,竟不如其十之五六。” 司匡:“……” 不知所言,冷汗直冒。 内心已经开骂了:你妹的!还不如剑术强呢!这要是在暗处放冷箭,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司匡擦了擦额头渗出来的汗珠,一脸陪笑,用商量的语气,轻声道:“衡兄,要不,再考虑考虑吧?” “考虑什么?” “先不去长安。” “司公这是在说笑吗?” 衡胡噘着嘴,皱着眉,一脸不悦。 左手把佩剑拿了起来。 “司公这么害怕鄙人长安一行,难道刚才的双王并存,礼崩乐坏,只是小说家之语?难道是害怕被我儒家发现其中的谬言谬语?” 他将佩剑挂在腰间,眼神凌厉,以手按住剑柄,等待回答。 “咕~” 司匡又咽了一口唾沫。 急忙摆摆手,“不是,我的意思是说……” “嗯?” 司匡担心被一剑戳死。 最终,叹了一口气,妥协了。 与其现在被揍,还不如等那王同找自己麻烦的时候挨揍呢。 衡胡正值壮年。 一拳下去,自己最起码要断一根肋骨。 那王同已经是老头儿了。 只要提前讲好,不准用箭,哪怕挨他十拳,自己也顶多浑身酸痛。 于是,话锋一转,似谆谆教导,“这件事急不得,需要准备几年。既然是搜寻先秦简牍,必须要知晓先秦文字、句读、语法格式。” “多谢司公提醒,等高密县的事情办完,鄙人一定好生准备。” 司匡也不知道该怎么回话。 用眼睛的余光看了衡胡一眼。 嘟囔着嘴,把装干粮的口袋捆紧。 塞进褡裢。 不敢吃了。 一顿饭的功夫,让《周易》学派少了一个天骄。 再吃下去,还指不定会出什么幺蛾子呢。 万一吃饭的时候,再来上那么几句,把另外一位天才——周霸给搭上,可就坏了。 鬼知道衡胡会不会突发奇想,去长安的时候,把周霸带走? 希望他能在准备过程中知难而退,回心转意吧。 自己可没有做好直面其学派宗师的准备。 司匡幽幽一叹,“衡兄,我吃饱了。” “正好!我也吃饱了。”衡胡精神亢奋,“继续赶路吧!早到早完事。” “善!” 二人把东西收拾好,重新上车,开始奔赴高密县。 高昂的驾车声,回荡在这片驰道上。 “驾!” “驾!” …… …… 三个时辰后(申时)。 因为冬季夜幕降临的早,原本还明亮的天空,渐渐变黑。 光芒黯淡的夕阳挂在西南天空,摇摇欲坠。 衡胡驾驶的马车,迎着火红色的阳光,在乡间一条羊肠小路上缓慢的行进。 因为积雪融化了一部分,这条路变得格外泥泞。 马蹄踏下去之后,每次提起来,都要带起数道飞溅的黑色淤泥。 车轱辘也在地面上留下了深深地车辙。 司匡趴在车头,望着远处沐浴在夕阳余晖中、被农田包围的村落,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指着远处大大小小的房子,笑着说道:“衡兄,前面就是了!” “好!坐稳了,我要加速了!” 说完。 他猛地甩了一下鞭子。 “啪!” “嘶~”马痛的哀鸣。 “驾!” “嘎啦嘎啦嘎啦……” 在鞭策之下,马车的速度快了许多。 “驾!驾!” 随着行进,二人距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了。 远处村庄的模样,也渐渐纳入眼底。 衡胡望着远处,忽然发出一阵惊奇声,“咦~~不太对劲啊。” 司匡好奇地靠过来,脑袋上好像挂着三个大问号,“怎么了?” 衡胡拉紧缰绳,把车速降低。 他松开左手。 抬起。 指着远处。 郁闷地说道:“司公,如今已至傍晚,为何,一缕炊烟也不曾出现?” “不会吧?” 司匡忽然打了一个哆嗦。 他用袖子擦了擦眼睛。 随后,瞪大眼珠子,望着远比的村落。 夕阳越来越红。 在血红色沐浴下,村落死气沉沉的,一丝人烟也没有。 司匡眼珠子差点瞪出来。 右手猛地锤了一下车沿,骂道:“该死!不会是回来晚了吧。” 忽然一阵心慌感,腿脚发麻。 他左手颤抖着,搭载衡胡右肩上,声线颤抖,“衡兄,麻烦快点。” “我知道了!司公,坐稳了!” 又是一鞭子。 “啪!” “驾!” “驾!” 陡然,马车提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