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十六字真言
书迷正在阅读:地之光、神秘复苏之开局就无敌、我来自辽东关宁、从枪店开始的大佬生活、高人的自我修养、末世女小七的农家生活、浮天神域、蒸汽时代的怪物术士、天灾领主:开局成为恶魔大公、往返穿越人类消失后的世界
		
		    马腾想明白了。    羌人就是喂不熟的狼。    你想要他听从管教,就得展现出比他强还比他横的姿态。    宽厚的对待他们,是会赢得他们的支持,但是,他们只会把你当成朋友,而非是主人。    现在是处在与韩遂方面争斗的利害局面,联合起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马腾本也不想这么撕破脸皮,搞得大家都不体面。    但是诸羌尽对他冷嘲热讽,这若再忍,马腾在西凉的威望将会再次刷新下限。    而阿夺站出来顶嘴,恰是马腾转型的跳板。    阿夺所率的羌部,家产颇厚,这都是他父祖留下的基业。    马腾的一声令下,阿夺曾经拥有的一切,都化作别人的战利品。    一个不听号令的阿夺,让众贪婪的羌部尝到甜头、看到盼头,至少在短时间内。    他们之间的这个关系,就不会破裂。    ……    看到被撕的粉碎的阿夺,马腾满意的笑出了声。    而拿到阿夺身体部分的羌人大帅,也笑得很大声。    分配好了阿夺家产之后,马腾开始了他的安排。    很简单。    “韩遂御下二万兵马来犯,尔等可自用手段各凭本事,阻拦之。俘获多少,尽是你们的,无论生口、牛羊、兵甲。    我只有一点要求。”    诸羌部大帅听着马腾的话,眼睛都红了。    俘虏多少全算自己的…    仿佛在他们眼里,那两万人就不是兵,而是一头头只会哒哒乱跑的小羊。    “马将军有要求,尽管提出来便是,我等既遵将军之令,自会听从!”    “不错,”马腾点了点头道:“我的要求就是听我将令,愿意听的,自然有利可得,不愿意听的…”    马腾看了一眼阿夺四分五散的尸身。    “那便是下场!”    一听到有利可得,诸羌人相视一笑,直道:“好说好说!我等自然会遵将军令。”    ……    回到帐中,马腾长出了一口气。    今天的心境转变,仿佛让自己年轻了十岁,回到了当初纵横西凉的那副模样。    虽然现在纵横不得了。    因为,野心不能只靠暴力来完成。    现在这个局面,马腾更不能让整个西凉和诸羌部元气大伤。    所以他说:俘虏的全算各部的。    不管在中原王朝还是游牧的草原民族,人口都是最重要的资源。    各部都明白人口的好处,只有人口多了,能战之兵才会更多,在下一代乃至下下代,一个部的人口将会成倍增长。    但凡有点野心的,在得到马腾的指示后,都会选择尽可能地去生擒对面。    别看马腾动了真怒,但是他一直保持着思维的理智,在用重利鼓动诸羌部的同时,他还要考虑西凉的未来。    毕竟…    这关乎他的野心能不能实现。    至于平衡问题,马腾现在占据发号施令的位置,哪怕底下各部为了分配利益发生竞争乃至于矛盾,也得先过问马腾的意思是不?    这样一来,底下诸部难以做大,而马腾的主动权也将会更大。    “韩文约啊韩文约…这一次是你心急了啊!”    马腾为自己斟上一杯酒,满满饮下。    为形势扭转,当浮一大白。    …    越往破羌去,关羽就越是小心,不但稍稍放慢了速度,还外派出了斥候。    因为到了这一带,山地多了起来,尤其是破羌。    破羌,之所以说它扼交通之要道,正因为它在两道山脉中间夹着。    关羽早早地就清楚了这个问题。    但是他不得不去。    这次行动,他不只是打游击,打游击只是在西凉制造混乱的手段,现在关羽兜兜转转一大圈,完成了三角形游击,整个金城境内,破羌以西的地方应该都乱了套了。    而敌军又追不上。    每每想及此,关羽都万分感慨——    陛下战术之精巧,真神鬼莫测也!    现在,摆在关羽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将韩遂背后的sao乱,给扩大到韩遂的腹心处。    让整个金城乃至于韩遂部,全都乱起来。    这样,马腾就能抓到可乘之机…    掐起来,打起来!    接下来就看自己兄长的了。    关羽暗暗握了握拳,为了陛下,为了兄长,一定要成!    当斥候从破羌附近回来后,关羽连忙追问情况。    乃得知——破羌的守军已经在积极备战,连周边的地区也设卡值守巡逻。    关羽不禁皱起了眉头。    到底是韩遂底下的人,有了防备,这可不能再向杀羌人那般乱杀了。    前方防御严谨,后方大概率也有追兵。    再往回走临羌方向,那简直是在扑空气。    进退两难之际,关羽想起来刘宏给他的第二封锦囊。    ……    雒阳,鸿都门学,兵科。    魏延高高地举起了手,表示自己有疑惑,他有些紧张地喊道:“恩…陛…先生…”    刘宏露出温和的笑容,示意魏延提出疑问。    自从那天在医科不小心显露了自己在医学方面的造诣,其他几科也都请求刘宏抽空过来授课。    毕竟是自己重建鸿都门学的第一届学生,也是大汉的下一代,刘宏也就全接下了。    把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其他人,这也不失为一种快乐。    至于魏延,是因为魏母听闻鸿都门学开办,怎么说都要把魏延送到城里读书。    魏延纯孝,不肯拂了自家母亲的期盼,但他又是个读不进去儒经的,故而选择兵科。    谁料刚入学没几天,就遇到了自己的恩公…    呃…更让人吃惊的是,恩公还是当今圣天子!    于是他就一直很认真的听刘宏讲。    只是听着,魏延又有了疑问。    刘宏上课自然与其他人不同,他提倡学生上课积极提出问题。    能提出疑问,证明认真学了,真要没有问题,那才是最大的问题。    小年轻魏延,两只眼睛瞪的老大,他恭敬地问道:“先生,适才听您说——游击的要义,学生有一事不明,还请先生解惑!”    “但说无妨。”    “先生刚才说,游击引起sao乱,使敌人首尾难顾而自乱,那万一敌人坚守不动,或者认为是藓芥小疾,置之不理又如何?”    刘宏惊讶地看了一眼小魏延。    这个问题都能问出来,看来这小子还真是这块料啊!    “游击,又涉及到心理战,这且先不提。    首先要考虑,什么样的敌人,适合用这种战术,这是一个将领在战前就应该考虑的问题,若是敌人坚守不动,那只能说是战术失误。饶是如此,以少数兵马,拖住敌军多数兵马,战略上亦是不亏。    若是敌人以为这只是藓芥小疾,那就说明对面蠢,那么他们是要吃大亏得。”    魏延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紧接着他又问道:“那什么样的敌人适合用游击战呢?”    刘宏先是看了一眼西方,然后笑着说道:“尽量说的通俗点——急于求成,没有耐心的敌人。    敌人着急,大肆搜寻围剿,我军乃可…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此十六字,你等可要记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