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爆衣
    阴阳师多少要掌握一点阴阳怪气,秦明道:“好一个“吾今具足”,九条师傅是真把自己当成得道高僧了。”    “宝塔寺建寺是什么时候的事?”    “战国时期。”    “襟立衣又是什么时候出现?”    “第二任住持。”    “战国一称始于甲斐国大名武田信玄所作《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条,其开篇即写道“天下战国之上”,也就是说,宝塔寺与襟立衣,大约都在这个期间出现。”    “足足三百多年。”    秦明一把抓起方盒中的襟立衣,惹来一阵惊呼,那可是珍贵的法衣,怎能如此粗暴对待?    不过众人也借机看见了襟立衣的全貌。    金线锦织,绮罗锦绣,哪怕没有助人修行的法力,也是价值不菲。    “传说再诡异,它也只是一件衣服!”    “一件普普通通的衣服!”    秦明将襟立衣打开,给众人看:“质地虽然华贵,但依然只是凡物。”    “什么金线、银线、绫罗绸缎,能保存三百多年?!”    “若有人不信,大可上前来摸一摸,试一试!”    “看看衣料,到底是寻常之物,还是有妖力加持!”    秦明态度坚定,倒也没几个人真上手摸,只有佐奈子试了试,发现稀疏平常后,便退到一边了。    “还有人要来摸摸看吗?”    秦明将襟立衣举高,双手捏住立领扯平,尽最大可能展示着:“还有没.....”    话还没说完,刺啦一声,衣服被撕成了两半。    秦明:“......”    众人一片哗然,一件能助人修行的至宝,就这么被撕坏了?    僧人看着秦明身上的狩衣,忽然明白过来。    这是个阴阳师啊!    阴阳师与寺僧关系不好,出手毁了法衣,防止襟立衣继续培养出高僧,压过阴阳师,逻辑上没有任何问题。    秦明心底有些尴尬,有妖怪凭依的物品也这么脆?不是都传承三百来年了吗?    僧众来势汹汹,目光不善,没时间给秦明思考,他不假思索继续道:“如果襟立衣真是如传说中一般,能助人修行,是与堕为天狗的高僧一同诞生的妖怪,为何会如此脆弱?”    秦明直视着一脸超脱之色的九条,问道:“九条师傅应该最清楚襟立衣的质地。”    九条沉默不语,算是默认了。    襟立衣的质地,除了华贵一点外,其实就是普通的法衣。    “山冈小师傅。”    见秦明喊道自己,一直背着身的山冈铁舟,不由得转过身来。    秦明道:“若有人认为在下做了什么小动作,可以来试试,襟立衣已经撕开了,破了,便是破了。”    山冈铁舟明白秦明的意思,他思来想去,觉得秦明没有骗人的必要,而以秦明的境界,也不是那种会在意阴阳师与寺僧争斗的人。    于是乎,他接过襟立衣,在衣领的一角轻轻用力,撕拉一声,撕破了。    “很普通的法衣。”    秦明做出最后的定性。    众人陷入沉思,如果襟立衣真的是传说中的妖怪,为何会这么脆弱?    阴阳师能降妖除魔固然没错,但起码得画符念咒吧?    然而刚才就是轻轻一撕,就像撕开普通衣物一样。    再说了,即使秦明用了小手段欺骗他们,难道和他们一路的山岗铁舟,也会骗人吗?    寺里的僧人都知道山冈是个性情中人,不会做这种勾当。    这么说....襟立衣其实只是普通的法衣?    等众人发散思维,有一定的自我思考后,秦明才继续道:“以前的人们贫苦,一件衣服,甚至能传上几代人,但再怎么,也就几十年。”    “宝塔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襟立衣也存在了三百多年。”    “什么样的衣服,才能存在三百多年?”    “若说是妖怪,又是什么样的妖怪,能被如此轻易撕破?”    “真相只有一个。”    “宝塔寺历代都没有出过高僧,没有能配得上法衣的高僧,自然没有香火供奉,寺里的僧人无以为继。”    “所以就有人想出了个办法,捏造出一件襟立衣来,用以吸引香客,维持香火。”    “襟立衣虽然是妖怪,但同样是法衣,而且还有助人修行的传说,哪怕在与香客论禅时,稍有差错,也不会出大问题,毕竟还在“修行”中,而且也不是真正配得上“法衣”的高僧。”    “与其说襟立衣只有历代住持才能穿戴传承,倒不如说是,这个事关宝塔寺存亡的秘密,只有住持一人知晓。”    “知道秘密的人越少,泄露真相的可能越小,要是襟立衣是捏造的事传出去,宝塔寺必然香火衰亡。”    “根本没有什么襟立衣,一切只不过是宝塔寺代代住持传承下来的谎言,为了维持香火的谎言。”    “衣物不能保存百年,每代住持都会缝制一件新的“襟立衣”,只不过对外说,那件襟立衣是前代传承的罢了。”    秦明看着九条,认真道:“住持之所以会跟你说,让你专心悟禅修佛,是因为他知道襟立衣本就是虚构的,想要悟道,想要成佛,想要超脱,想要得到香客的认可,只能自己下苦心修行。”    “不可能...”    九条心神一震,手中的佛珠线串忽然崩断,佛珠散落的满地:“住持的修为连公卿、贵族都要拜服,怎么可能是自行修行能做到的!他只是个出身低贱,一介游民的山野村夫,怎么可能有慧根!”    秦明摇头道:“幕府定下了士农工商的阶级,规定了统治者与被统治着的高低贵贱,但人真的可以被阶级定义吗?”    “难道...不是吗?”九条喃喃念着他的那一套:“将军的儿子是将军,武士的儿子是武士,公卿的儿子是公卿,出身低贱的人,自当受到冷遇、白眼,终身无法踏进一步.....”    “看来你完全错了。”秦明将折扇一合,指向九条:“宝塔寺建寺的战国时代,正是一个“下克上”的时代。”    “下级代替上级、分家篡夺主家、家臣消灭家主、农民驱逐武士……”    “一步一步成为天下人的丰臣秀吉,早年甚至连武士都不是,是个无法冠姓的底层,也就是所谓的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