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1.隆中对的最大弊端,就是无法解决粮食补给。(4900字)
    第1068章1081.隆中对的最大弊端,就是无法解决粮食补给。    宋徽宗嘴里苦涩,为什么你们都对兵分两路如此排斥呢?    最美瘦金体:    “我就不明白了,千里之遥,兵分二路,为什么是错的呢?”    “为什么你们就看不上【隆中对】的最后一步呢?”    “你得要给我说出一个具体的原因来。”    “否则我永远是不服的。”    ………………    既然你要真心实意的求教,那我就必须满足你!    此刻皇帝们都想要露一手,要让宋徽宗知道,    你不要把一个错误的东西吹上天,别人的眼睛又不瞎。    尤其是在专业人士面前吹这些,你不觉得尴尬吗?    朱棣首先就开口了。    诛你十族:    “咱们先就兵力而言,看看隆中对千里之遥,兵分两路,到底都犯了哪些错误?    你益州和荆州也才是东汉十三州中的两个,而曹cao此刻占据了多少州呢?    人家最少占据了八个州。    而且你要清楚,在三国时代,北方的人口那是远远多于南方的。    什么时候南方的人口才开始赶超北方呢?    这就要感谢人家隋明帝杨广,    是杨广发展了南方的经济,这才让南方的人口逐渐超过北方。    那么现在从人口和兵力对比来看,曹cao至少是你刘备人口的四倍,    人家所拥有的兵力也至少是你的四倍,    我就问你,你自己的兵力都不足,你还要分兵两路,    也就是说你攻打每一个地方,你和对方的兵力差都是1:8。    就这8倍的兵力差距,你怎么去大胜仗呢?    你真以为历史上所有的战争都是以弱胜强吗?    都要以少打多吗?”    ………………    对对对!    崇祯此刻也明白这个道理。    自挂东南枝:    “我现在才看出来,总是想着以少打多的人,那绝对是没有好好学过兵法。”    “这人数兵力差距这么大,这胜利的希望太小了。”    …………    北周武帝宇文邕如狼的眼中,闪过了一道锐利的光芒,这个时候不出手,更待何时呢?    他也要去评论一下诸葛亮的【隆中对】,在这一步上到底有多不靠谱。    不能让你看轻了炎黄古代的军事策略,不要以为【隆中对】就是炎黄军事的天花板,    不不不!    这甚至可以说是炎黄军事战略中的一次乌龙事件。    最狠狼爸:    “看出了兵力之间的悬殊,那么第二个要看的问题,就是谁攻谁守的问题了。    人家曹魏是守城的这一方啊。    你诸葛亮还是攻城的那一边,    只要稍微有点古代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攻城战的时候,谁才是占便宜的人?    当然是守城的那一边了。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守城,你最少要派三个人去攻城,这才有可能达到所谓兵力上的平衡。    也就是说,人家守城,你诸葛亮攻城,你的兵力跟人家的对比又差了三倍,你这就不是1:8了,    你这直接就是1:24。    更可怕的是什么?    你攻击的地方那都是有天险可守的。    你要从益州去攻打关中,你首先要翻越秦岭,诸葛亮六出祁山,在这里是吃尽了苦头。    你光翻过秦岭山区,你的兵力就要损失多少呢?    然后你再进入关中,你还得过人家的关卡,这每一处都可以说是天险。    咱们就按普通的天险,不要说什么像潼关那种恐怖的地方,就一般的天险,轻轻松松就增加你一倍的难度。    现在再看一看诸葛亮跟曹魏的战力对比,那就可以直接达到1:48。    我就问你,这样恐怖的敌我双方实力差距,你怎么能赢呢?”    ………………    岳飞此刻也是吐出一口凉气,这就是实际问题,实际分析啊。    你只看兵力上的对比,感觉1:8还不那么的严重,可你这如果要算上人家的城池和关卡的话,    这兵力之间的悬殊就会直接扩大到1:48。    人家曹魏是占有绝对性的碾压优势。    这感觉就是用鸡蛋去碰石头。    怒发冲冠:    “现在总算看出,诸葛亮兵分两路攻打曹魏的两个地方,这有多么的不靠谱!    诸葛亮自身的兵力就是太少了。    但他还要去分兵两路,这里面还有一个地方没有算到。    那就是诸葛亮是千里之遥,奔袭而去,人家曹魏守城,那叫以逸待劳。    你诸葛亮这边的战斗力还得往下滑。    最重要的是,曹魏这一边都是主场作战,    而诸葛亮不管是带领着蜀地的人,还是带领着南方的人,你跑到西北的苦寒之地,你这水土会服不服呢?    这战力,你最少的下滑一倍多。    这要是一算的话,诸葛亮分兵两路之后,跟曹cao的军力对比,那直接可以扩大到1:100    这都给你往少了算。”    ……………    啥?    有这么算的吗?    宋徽宗这一刻眼珠子都给瞪出来了,本来他还觉得诸葛亮分兵两路去打曹cao,简直是神之cao作。    可突然让这些家伙用数学一算,那诸葛亮这一步,简直就是最大的败笔。    这不像去攻打曹cao,反而像是找死的。    最美瘦金体:    “你们把这个客观问题说的也太严重了吧。”    “水土不服,再加上千里奔袭,能让诸葛亮的军队战力缩减一半吗?”    “你们把水土不服也想得太恐怖了吧。”    ………………    曹cao此刻都想喷人了,水土不服到底有多可怕,你去看一看赤壁之战的记载。    人妻之友:    “北方的人跑到南方容易得瘟病,南方的人跑到北方,同样容易得瘟病。    你不知道曹cao赤壁大战,诸葛亮给曹cao预测的一个必输的原因,就是水土不服吗?    你知道曹cao在赤壁大战时,他整个军营内就爆发了瘟病吗?    就是因为北方的士兵根本就不能够适应南方那种湿热的天气,    同理也一样,常年待在南方的那些人,他也很难适应西北那种干燥大风的天气,    光是大风一吹,把你的皮肤都能吹裂了。    你要是打仗连这都不计算的话,你不就是在纸上谈兵吗?”    ………………    人皇帝辛摇了摇头,他总算看出来这些人吹诸葛亮的逻辑了,    就是根本不考虑历史大环境,根本不考虑地理因素,也根本不考虑天险和城池有多重要。    更不考虑南方人跑到北方,可能会因为水土不服而得瘟病。    这些东西都不考虑,只考虑诸葛亮有多牛逼,诸葛亮说你去北方不会生病,那就一定不会生病。    诸葛亮说潼关什么天险,什么渭水,都会如履平地,你就会觉得这些所谓的城池关卡都没有用了。    你华丽丽的无视了一切客观条件。    这样的战争谋略,也太可怕了。    反神先锋:    “咱能不能讲点基本法呢?”    “打仗要是连地理都不看,打仗要是连人家的城池和关卡都不重视的话,你还打什么呢?”    “你干脆就玩过家家算了。”    “你在地图上搞军旗推演不是更有意思吗?”    ……    此刻的李世民也必须亮一亮肌rou,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李世民在军事上的才华。    你不要把赵括,诸葛亮这种军事理论家,跟他们这种真正打仗的将军相提并论。    千古李二:    “诸葛亮【隆中对】的最后一步,在兵力上,那还有一个非常致命的漏洞。    那就是在兵源的补充上。    他是千里奔袭去打人家曹魏的,我就问你,诸葛亮能够在当地补充兵力吗?    他的有生力量,那是不可能在前线补充的,他是死一个少一个,所以他是越打人越少。    那你再看看曹魏,这就是人家的大本营,人家想抽掉多少兵就能抽掉多少兵。    我就问你,你怎么跟人家打呢?    你怎么就能够夺下人家的城池和关卡呢?    你就算夺下了,你能守得住吗?    人家光拼消耗,就能把你的有生力量全部给耗死。”    …………………    宋徽宗听到这里彻底不干了,你之前说的我没有办法反驳,但你说这个,那我可要有话怼你了。    最美瘦金体    “诸葛亮那是仁义之师,他怎么可能在当地补充不了兵员呢?”    “人们一听到是刘备的军队,一定会望风来投!”    …………    我羞你先人!    李世民实在听不下去了,就想一口浓痰喷在这个杠精的脸上。    你竟然给我在胡说八道?看我不好好地怼怼你。    千古李二:    “诸葛亮能在当地补充兵员,靠的是仁义之师?    诸葛亮对关中百姓仁义吗?    他给过关中百姓一粒米,分过人家一亩田吗?    你所谓的仁义是你嘴上说说的吧。    真正在关中地区给这些士兵发粮饷,发钱,帮助他们分配土地的人,那是曹cao。    别以为诸葛亮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他在百姓心中就是仁义之师。    在百姓眼中,谁给他们粮食,谁给他们土地,那谁才是真正的大仁大义。    你都没看到诸葛亮六出祁山,到最后,关中的百姓都没有帮诸葛亮吗?    因为百姓没有史书上说的那么傻,你说啥人家就信啥。    人家就是看你给不给他粮食,给不给他土地,能不能帮助他们养活父母妻儿。    说别的都是扯淡!    百姓管你谁当皇帝呢。”    ………………    朱棣看到宋徽宗被喷的这么惨,他裂开大嘴笑了,就是应该好好的治治这帮人。    别一天天的谈起军事来,就连基本法都不遵守了。    你也想搞军事虚无主义吗?    诛你十族:    “这一下傻了吧,你在这些专业的人面前吹,”    “只会让你越来越尴尬。”    “你就骗骗那些根本不懂古代军事的人,那还是可以吹牛逼的,”    “毕竟在他们的心中,没有翻不过去的山,没有能饿死的兵。”    “没有不向着刘备的百姓。”    ………………    宋徽宗郁闷的想吐血,谁才不讲基本法呢,你们才真的是法外狂徒。    这讲的军事知识,我特么竟然都不知道,你这不是跟我在扯淡吗?    我们所谈的军事,那根本就不存在这些问题。    我们打仗,要谈的那就是仁义礼信!    但宋徽宗也知道,自己跟这帮人说不通,于是他只能避开这个话题。    最美瘦金体:    “难道打仗只是靠兵吗?”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军事战绩又不是没有,谁给你说兵少了就一定会输呢?”    …………    陈通笑了,就知道你会这样说。    陈通:    “古代打仗最重要的两个维度,一个是兵力的多少,第二个就是粮食的补给。”    “既然不谈兵力的多少,那咱就谈谈粮食的补给。”    “看一看诸葛亮兵分两路,在粮食这个维度,到底有多不靠谱?”    …………    对!    刘禅此刻都兴奋了,这就是要全方位的去看待隆中对这个策略。    只要把每个维度都考虑到了,那你还怎么反驳呢?    乐不思蜀:    “说起粮食,那诸葛亮的这个【隆中对】就更不靠谱了。    刘备只占领了天下四大粮仓中的一个,而人家曹魏则是占领了两个。    你要用一个粮仓打两个粮仓,这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结果你还要分兵两路,分成两个运输通道,提供给前线粮食补给。    那这对粮食补给的压力就更大了。    然后再看一看,每一路粮食运输通道,到底要面临什么样的神仙难度。    先说从益州给关中运粮。    这难度我就不用说了吧。    那简直就是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刻画的淋漓尽致。    诸葛亮六出祁山,五次北伐,每一次都无功而返,究其原因,就是解决不了粮食补给的问题。    每一次打到关键时刻,诸葛亮就断粮了。    你说这是不是他最大的问题呢?”    ………………    我!    宋徽宗张了张嘴,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因为诸葛亮六出祁山,五次北伐,那全是因为断粮了,    这你完全跟别人没法讲道理呀。    他此刻只能梗着脖子跟别人硬抬杠。    最美瘦金体:    “就是因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所以诸葛亮才要兵分两路。    他要从水路把粮食运到荆州,    然后从荆州再开始打洛阳,    这岂不是规避了从蜀道上运粮食的惨淡情况吗?”    ………………    北周武帝宇文邕听的那是连连摇头,这真是让人不得不喷了。    最狠狼爸:    “那我们再看看从荆州到洛阳这一条补给线,你到底靠不靠谱呢?    首先这一条补给线都没在蜀汉的势力范围内,也就是说你要越过曹cao的境内去运粮食,    要么你就要经过孙权的领地,去运粮食。    你这粮食怎么能够保证安全到达前线呢?    咱们先撇开粮食运输的安全问题,再看一看粮食运输的消耗问题。    我可是查过资料,像这么长途运输粮食的,就是隋炀帝杨广这个脑残干过,    他把粮食从大运河的北端也就是北京,一直运到了高句丽,结果粮食的消耗是多少呢?    运到那里基本上都被那些农夫给吃光了。    最后他的大军反而没粮食吃了,你说这有多蠢呢?    诸葛亮要是把粮食从荆州运往洛阳前线,你猜粮食在途中要消耗多少呢?    你蜀汉的粮食本来就不如人家多,现在你还把大量的粮食消耗在了运输途中,你怎么跟别人打呢?    诸葛亮这个计划,他不但是在蜀川进攻关中的时候缺粮,也会让诸葛亮从荆州进攻洛阳的时候更缺粮。    这两个粮食补给线,那就是诸葛亮这种计划的最大短板。    你解决不了粮食运输的问题,士兵都没粮食吃了,你还让他们怎么打仗?    让他们活活饿死吗?”    ………………    杨广气得牙痒痒,你怎么又拿我举例呢?    你跟我爹有仇,你别拿我出气呀!    我早就跟你说过了,我那不是为了打仗,我那是为了消耗北方门阀的势力,为什么你们就没人听呢?    而此刻崇祯则是瞪大了眼睛,他感觉自己的三观都要被颠覆了。    原来这才是炎黄真正的军事天花板。    人家一针见血的就指出了【隆中对】的不足,而背后却蕴藏着这么多的军事道理。    可笑很多人还把【隆中对】当成颠簸不破的真理,觉得这是炎黄军事史上的奇迹,这真是知错不改。    自挂东南枝:    “这么看来的话,诸葛亮的隆中对,在最后一步,完全违反了军事常识,甚至是兵家大忌。”    “这焉能不败?”    “这样注定失败的战略,怎么会成为炎黄军事的天花板呢?”    …………    宋徽宗脸色相当难看,而且身上都冒起了冷汗。    如果说诸葛亮前两步的计划,那还有人帮他怼陈通的话,    那这最后一步,就完全没有人会站在他的立场说话了。    因为诸葛亮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这存在着巨大的漏洞。    他此刻只能硬着头皮反驳。    最美瘦金体:    “从荆州往洛阳前线运粮,人家不能走大运河吗?”    “用水路运输,怎么就能够有粮食的巨大消耗呢?”    “到底是谁才不懂地理呢?”    “你把大运河给吃了吗?”    求订阅,求支持,求月票!    今年的最后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