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开元盛世的繁盛,靠的是剥削百姓,而不是发展生产力!
    聊天群中,皇帝们都是眼神一亮。    他们立刻就看出了这个‘和籴法’的重要性。    这简直是保护农民的最佳方式。    曹cao都不由拍手成快。    人妻之友:    “不看人品的话,单论实干能力,李林甫的确为唐玄宗干了件大好事!”    “这就叫利国利民。”    “看看李林甫用的人,在看看宋璟和张九龄的政策,真是高下立判。”    ………………    朱棣也是佩服不已。    诛你十族:    “和籴法一推出,基本上就成了后世王朝的惯例。”    “所有王朝都在模仿这个和籴法,用来建立粮仓控制粮价。”    “只要cao作的好,那就是惠及百姓的好事。”    “牛仙客的确算是一个有功于国的名臣。”    “我就是没有想到,这样的大才,竟然是李林甫提拔上来的人。”    “我现在真的不敢直视李林甫了。”    ……………    崇祯此刻的心态真的崩了。    ‘和籴法’的大名,他可是如雷贯耳,这可是封建王朝用来控制粮价的一种超级手段,也可以说唯一有效的手段。    这竟然是李林甫提拔的人才。    这..太讽刺了。    自挂东南枝:    “我没有想到,被后世人认可的和籴法,竟然是李林甫提拔的人想出来的!”    “这真是刷新了我的三观。”    “那张九龄等人干了什么事呢?”    “这样的大才都发现不了吗?”    ………………    提起张九龄,陈通眼中满是不屑。    陈通:    “张九龄等人那就使劲的拖后腿呗!    你知道牛仙客和张九龄其实还有一段恩怨。    牛仙客原本是边城武将,还是那种基层的,但他管理有方,是一个非常实干的人才,当时他的事迹已经传得朝野尽知。    唐玄宗其实非常想奖励牛仙客,就想给他一个名誉宰相。    可张九龄却以不赏边功为由,力排众议,极力反对提拔牛仙客。    唐玄宗没办法,就只好放弃了这个提议,然后又说有功总不能不赏吧,不如给牛仙客一个爵位,这样,也不至于寒了将士们的心。    可张九龄还是不允许,那是指着唐玄宗的鼻子训斥唐玄宗穷兵黩武。    唐玄宗也被张九龄给训斥的怒了,就直接拆穿了张九龄伪善的面具。    说张九龄不就是看人家牛仙客没有文化吗?嫌人家牛仙客的出身低吗?也不看看你张九龄是什么出身?    而此刻的张九龄却傲然自得,说到:朝廷应该用的都是读书人,像这种目不识丁的莽夫,怎能与我们这些读书人相提并论呢?    张九龄还举例道:韩信还是一介布衣的时候,那都不屑于周勃,灌婴等莽夫为伍,更何况我这个堂堂的大文豪张九龄呢?    如果陛下真要用牛仙客,我都感觉到站在朝堂就是一种对我的羞辱!    最后把唐玄宗怼的没办法,只能作罢。    可让张九龄万万没想到的是,人家牛仙客是有真才实学的,可以说是文武双全。    人家才是上马可杀敌,下马能治国!    他解决不了的经济问题,人家牛仙客给解决了。    而张九龄当丞相期间,除了只会打嘴炮外,那是一件人事都没干。”    ………………    我cao!    李渊直接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觉得张九龄就是个脑瘫,看人的目光还不如李林甫。    这也太讽刺了。    平平无奇李家主:    “这个张九龄,简直就是个智障!”    “他自己不行,还去压制别人?”    “什么读书人就是高贵的,这也太扯淡了吧!”    “这分明就是想要固化阶级,这分明就是想要结党营私。”    “他只看有没有读过书,这样选择出来的官吏,全都是一群只会夸夸其谈不务正业的废物!”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张九龄等人会把盛世治理的如此垃圾。”    ………………    刘邦也是一脸的不屑。    杀白蛇的不都是许仙:    “所以我就最看不起儒生了。”    “儒生治国,国破家亡!”    “这就是血的教训呀!”    “你看看春秋战国,孔子周游列国,还不是被人家赶了出来?”    “他那一套,那个君王愿意听呢?”    “听他那一套王道治国理论,哪个君王不头疼,都觉得是胡说八道!”    “结果在春秋战国没人听的理论,后世君王却把它采用了,唐朝的皇帝,那简直脑子有坑啊!”    ………………    朱棣此刻也觉得张九龄这些儒生治国,简直就是在祸国殃民!    自己没有本事也就罢了,看人还不行。    就这样的人,能给国家选出什么样的人才呢?    诛你十族:    “到底是谁把儒家思想引入到了治国层面?”    “其实也不能全怪李隆基,谁让他有一个好祖宗呢?”    “这第一个把儒家思想引到治国层面的,那不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吗?”    “写得一手好!”    “坑的一手好子孙啊!”    ………………    此刻的李隆基,那真是举双手赞成。    长生殿主李三郎:    “对对对!”    “这绝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锅。”    “李隆基为什么要用儒家治国呢?那还不是因为孝道?”    “李世民写下,要求后世君王跟他学,这李隆基不过是孝顺祖先,不得不为呀!”    “李隆基其实很想说,这写的都是啥玩意?”    “但他不得不从。”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    “对,宝宝心里苦,可宝宝不能说呀!”    ………………    你大爷的!    李世民此刻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他真想拎着马槊砸烂李隆基的狗头。    朱棣跟我过不去也就罢了,这家伙跟我就是天敌。    可你特么的是我孙子呀?    你竟然还给我背黑锅?    你这是孝心吗?    你的孝心早就被狗吃了呀!    怎么了?    我写写,练练字不行吗?    你看我儿子不是就没学吗!    这就叫谁学谁蠢!    谁让你把它当回事了?你不会把它当个屁给放了吗?    是你自己眼睛瞎,你还怪别人理论错?    ……………………    此刻的李渊无语望天,唐朝都是一些什么奇葩呀?    看来真不比明朝好多少!    明朝是被人给怼出来的,但唐朝真正的奇葩却是被人吹出来的!    就这种东西你们都敢吹?    里面全是坑啊!    一个是真敢写,一个竟然是真敢用!    最可怕的是,后人是真敢吹呀!    这不愧是智商检验器,一下子就把人的智商给摆得明明白白,正经人谁会信这个?    都是忽悠别人,不嫌事大的!    人越蠢,这割起韭菜来才越容易啊。    骗人的第1步,不就是最蠢的问题,先把聪明的人给筛选出去,只骗那些智商不在线的人吗?    只有蠢人聚集在一起,才会出现羊群效应,才会人家说一句听懂了鼓掌,这些人立刻不懂装懂的啪啪鼓掌!    平平无奇李家主:    “这真是造孽呀!”    “一个唐太宗,一个唐玄宗,真是给老李家长脸!”    “现在我觉得,唐高宗李治才是老李家真正的排面!”    “什么唐太宗,太玄宗,我通通不认识。”    ………………    爸爸~~~    你怎么能这么说我呢?    李世民此刻的心都在滴血,感觉自己被放弃了。    真是越说唐朝的历史,他的存在感就越低!    再这样下去,他真成了昏君和明君的分界线。    此刻的李世民真想掐死李隆基,这货就是专门跟自己作对的。自己身上的优点是一点没学到,把缺点学了个十成十!    你真不愧是反向秀智商的。    ...........    而李隆基却没有管那么多,反正能把锅甩给别人,他坚决不自己扛!    这就是他做人的一贯原则。    既然已经把锅甩给了李世民,李隆基的底气就很足了。    长生殿主李三郎:    “正是因为李世民写下了误国误民,屠毒子孙,李隆基差点都上当了。”    “不过还好,李隆基慧眼识珠,那还及时纠正了错误,这不是任命李林甫为宰相吗?”    “这立马就把自己的经济水平给提上来了。”    “就唐朝这样,咱也不用跟人家隋朝相比,毕竟隋朝的富有,可是封建王朝的顶峰。”    “但开元盛世那个是实打实,积攒了足够全国人吃4年的粮食,这放在封建王朝,那也算是财大气粗了。”    推荐下,真心不错,值得书友都装个,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我就问,开元盛世怎么样?”    “妥妥的盛世啊!”    “对不对?”    ………………    众人觉得李隆基的厚脸皮太厚了,一张脸就可以把世界塞满。    而崇祯则还想捡回自己破碎的世界观,毕竟,在他心里要是李隆基的开元盛世都不算盛世,那他感觉自己会更惨。    自挂东南枝:    “咱们有一说一,咱不管李隆基时期如何的拆家,但人家的经济指标那是实打实的!”    “开元盛世虽然存在很多瑕疵,但这个盛世却是名副其实!”    “这总没错吧?”    崇祯此刻还在挣扎,他现在的脑子很混乱,只想守住心中最后一点坚持。    可下一刻,他就不淡定了。    ………………    陈通怎么可能让李隆基有喘息的机会呢?    那必须是掐灭他的一切幻想。    彻底揭露整个开元盛世的真面目。    陈通:    “开元盛世的经济指标是真的,但开元盛世的繁盛却沾满了底层的鲜血!    你以为这样的盛世是好的吗?    那你真是只看表面!    开元盛世其实就是炎黄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贵族和官僚对于底层百姓的剥削!    你以为开元盛世他的经济是靠发展生产力来的吗?    错了!    他靠的全都是剥削底层百姓!    这样的盛世,是沾满了血腥,就是人rou馒头呀!”    …………………    什么!?    皇帝们此刻都是眼睛瞪圆。    难道开元盛世的背后,却藏着一段让人不吃的黑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