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袁谭袁绍袁尚都在布局
    邢窑坊。    袁谭已经为花市集改了名字。    以后这里就是邺城专门卖瓷器的地方。    袁谭见到闫山回来,问道:“东郭仪那些人是什么意图?”    闫山道:“大公子,事情是这样的……。他们看起来是要和我们合作,其实是想要瓷器的秘方,看起来不会善罢甘休。”    袁谭道:“不必理睬此事,他们翻不起什么风浪来的。”    “如今天色已晚,尔等也该休息了。”    袁谭起身。    闫山等人送行。    路上。    袁谭信马由缰,遥望天上繁星,顿感有些疲惫。    他已经踏上了通往星辰大海的路。    这是一条永远无法回头的路。    走不到头的人,下场只有一个,就是死。    “奉孝,来日在神策府挑几个可靠的人,去邢窑商会管理财务。”    自古以来,无论是官方还是企业,进入单位第一件事情,就是掌握财务科。    “喏。”    郭嘉道:“大公子,我们青花瓷的第一仗十分成功,看今天人们疯狂抢购,可见未来的销路。只是邺城一地,就不是青花窑能够满足的。”    “即便随后另有十二窑口陆续建成,也无法满足天下万民的需求。”    “并且,虽然畅销,但运输、和各地的店面、渠道,都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投入也会很大。”    最快的扩张就是给各地的经销商代买。    听郭嘉话里的意思,并不想建议这么做。    袁谭也能明白为何如此。    毕竟这种垄断的商品,当然是专营最好,尤其是袁家地盘内的,不给二道贩子,才能利益最大化。    “奉孝,你可是有什么谋划?”    郭嘉道:“东郭仪那些人,手里就有许多渠道,若是把他们的产业拿过来……。”    “抢?这就有些不仁义了吧……。”    虽然袁谭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豪夺易如反掌。    但他自然想起历史长河里面,像他这样有权的人,做过这样事情的有很多。    不过也因此失去了民心,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    郭嘉道:“大公子切不可太过仁慈,听闫先生的讲述,那些人是要来我邢窑作乱的。”    “属下这里有一计策,就是针对东郭仪这些人的后手。若是这些人不来我邢窑作乱,也无从用出。若是来了,就是他们不仁在先,主动授人以柄。”    “抄没他们,并不损大公子声望。”    袁谭点头,若那些人真的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以王法论处,就合情合理了。    “那你说说吧。”    少顷。    神策府中。    袁谭哈哈大笑,“不愧是奉孝,真是守株待兔的好计谋。典韦,去拿一瓶茅台给奉孝。奉孝,以后少喝酒,多吃菜。”    “喏。”郭嘉正色道。    一会后。    外面。    郭嘉喜欢美酒,对于茅台的垂恋犹如美人。    典韦出现了,手里拿着一瓶,“军师,你别看了,这次俺绝对没发坏。一点都没偷喝,你可以上称量。”    郭嘉却是狐疑。    典韦忽然正色道:“军师,我失去了初恋。”    “啊?你还有初恋?”刚刚接过来茅台准备查看的郭嘉措手不及。    “我怎么就不能有初恋?我追随大公子成名后,就去信给我那个十来年没见面的青梅竹马。一直书信往来,相谈甚欢。”    “就在前些日子,她想要看看我现在长的什么模样,我就寄了一副画像给她。”    郭嘉眉头一皱,想起了典韦刚才说失恋了。    典韦这幅尊荣,实在不敢恭维,与自己相比,差了何止百倍。    若是自己时,任何美女都会被倾倒。    “典韦,不是我说你,你怎么能把你的画像寄给她呢?”    “是啊,所以,我就寄了你的画像。”    郭嘉:!    要倾倒。    典韦额头青筋直冒时。    “啊啊……,今天的天气不错呀。”郭嘉转身,飞快的走了。    时夜。    郭嘉府邸。    蜗居。    不大。    下人有两个丫鬟,一个洗衣做饭,一个端茶叠被。    还有一个书童看门。    其实袁谭给郭嘉的俸禄是很优厚的。    这是郭嘉的一个态度,天下未平,何来奢侈?    并且,如此也好打发那些上门送礼的人。    说起来袁谭是袁家的二号人物,而郭嘉作为神策府军师,日常多少人巴结。    郭嘉坐在案几前,直接用手抓起一个油炸的豆子,放在嘴里嘎嘣脆。    咀嚼正香之时,打开了茅台。    瓶口放在鼻子下面一闻味道。    脸色大变。    拍案而起,“可恶,这不是茅台,这是马……马尿!”    竟然中计了!    郭嘉陡然摇摇欲坠。    这茅台,是一般能够得到的恩赏吗?    那可都是他一晚上一晚上不睡觉,呕心沥血得到计谋换回来的。    他运筹帷幄之中,每一个策略,都会决定成千上万人的未来。    当时为什么没有查看茅台的真伪?    典韦说他失恋了!    没想到,竟然被一个莽夫给骗了。    真是阴沟里面翻船。    郁闷啊郁闷,今天只好继续喝黄汤了。    同一时间。    在丞相府。    皇宫在施工,丞相府也在有条不紊、从外而内的施工。    晚上还是很安静的。    袁绍和刘氏正在进膳。    袁绍吃饭向来不讲究奢侈,只是一般的家庭饭菜。    听说袁尚来了,还是召见了他。    “父亲大人,母亲大人,您猜孩儿给你们带什么礼物来了?”    此刻看到小儿子一脸兴奋。    夫妻二人也是奇怪。    袁绍放下筷子,淡淡道:“尚儿,行事要有气度,波澜不惊。”    “喏。”袁尚收起有些玩世不恭的笑容,正色道:“父亲大人,母亲大人,孩儿有一物孝敬。”    袁绍感到坐在餐桌前不像话,示意重新换上案几,道:“是何物?”    “是一对福寿禄延年瓶。”    袁尚将捧着的盒子放在案几上,打开。    “父亲您看,这个白胡子老头,拐杖上挂着不是葫芦是仙桃,这是神仙寿星。”    “母亲大人,您看这个穿着天庭官服,抱着玉如意,脚下梅花鹿的,这是福星。”    “另外这个拿着朝板的是禄星神仙。”    高雅华贵的瓷器瓶。    但凡第一次见到的人,无不震动。    便是丞相夫妇,也不例外。    刘氏稍后惊呼一声,“我的天啊,是怎么把大活人缩小后印上去的,太残忍了!”    袁绍也是十分骇然。    袁尚一笑,“母亲大人,这不是活人,这是画,人物画……。”    “人物画?”刘氏看了看饰架上的彩陶。    这个彩陶也是价值连城,是因为其上有一副仕女图。    汉末流行仕女图这种人物画,多以汉代刘向《列女传》人物故事为主旋律。    以前这彩陶上的仕女图给人一种栩栩如生。    但就在这瓷瓶上的人物出现后,这仕女图上的人,根本不太像人了。    袁绍惊道:“难道这就是白天轰动全城的青花瓷!”    “父亲,原来您也知道这事情了,这就是青花瓷。孩儿花了大代价,才从其他人手里买来的。”    又道:“现在已经不流行彩陶了,现在流行的是瓷器了。”    袁绍爱不释手,“真是好东西啊。竟然能做到这么精美,滑手。巧夺天工,比蓟窑闫山那些人的名品,还要强上百倍吧?”    袁尚道:“父亲大人,这就是闫山他们制造的。”    “哦?”袁绍神色很快彻底阴沉下来。    自古以来,烧陶的名匠,待遇就和其他匠人不同。    现在看来,果然不愧被人推崇,这瓷器就是一个变革。    人们的生活即将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便是世家贵族高雅的审美观,都要因此改变。    而闫山他们原本是蓟窑的。    可以说,这些原本应该是袁绍的产业,因此失去了一个极大的钱粮渠道。    袁绍仿佛看到数以万计的士兵流失了,一仓库一仓库的粮草没有了。    本来白天听到这些个消息后,他就很心痛。    现在心尖更痛了。    袁尚察言观色,他来这里可不单单是孝敬名品,还有其他目的。    “父亲大人,这瓷器肯定是要风靡天下的,各家各户都要更新换代,收入无法计算其数,要是能够控制这个产业的话……。”    这话说到了袁绍的心里。    哪个诸侯不爱财?    尤其是尚有天下等待平定的诸侯。    可袁绍也有难处。    道:“闫山这些人,得到士族高门的赏识,并非官员,也不是奴仆。现在他们出来经商,就是正经的商贾,我袁家岂能去抢夺?”    毫无理由的抢夺民间财富。    必定名声尽灭。    以后走到任何地方,百姓都会殊死反抗。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样的人,还怎么统一天下?    袁尚低语道:“请父亲放心,就交给孩儿来办吧……。”    袁绍深思熟虑后,重重点头道:“这瓷器行对我袁家十分重要,你去吧,但记住了,一定不能损害袁家的名声。”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