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五箭连中
观礼台上,站在最中间的红袍大员正是邢相曾提起过的得意门生。 吏部尚书李弥逊。 此人个子不高,但神情稳重,喜怒不形于色。 他举起手臂示意考生停止威喝,待武场恢复安静之后,便开始了一通洋洋洒洒的考前训话。 考生们面露激动之色,要知道,像李弥逊这样的正三品大员,寻常时候哪有机会见到,有此良机接受训示,无不凝神倾听。 只有邢东完全没听他说些什么,想来领导发言都是那几个套路,在穿越之前也见得多了,不外乎称赞考生优秀,寄予殷切期望,顺便强调考场纪律。 他的目光,一直锁定在李弥逊身旁的中年人身上。 这个身穿黑色武官袍服之人,邢东乃是第一次见。 不过他的名字,他在穿越之前就已经听过。准确的说,是当初参观岳庙之时偶然听闻。 “折彦质,枢密院院事,加封大将军头衔,官阶正二品。” 在另外一条时间线上,折彦质也是南宋著名的将领,和岳飞一起齐力抗金,只不过从名气上来讲,和岳飞还有很大的差距。 当然,放眼整个中华的历史,能比拟岳武穆之人也不会太多。 如今见到折彦质的真容,邢东颇为感慨。 “明明是个颧骨突出,鹰眼浓眉的精壮男子,为何岳庙里看到的折彦质画像却是个大胖子,这他妈到底是哪个瞎子画的…” 出神间,李弥逊的考前训话结束。 武考官一声令下,所有的考生退至待战区域,按照号牌编成五十人一组,依次进入靶场。 邢东背后的号牌是六百零七,轮到他上场要等十二组之后去了。 趁着此时等待的间隙,他悄无声息的打量着身边的所有人,并非是为了观察对手,而是觉得在这些人里面,可能有人会对他暗动手脚! 昨日在太平院出来之后,邢东对自己拉肚子的事情越想越不对劲。 按理说,如果是细菌性或者病理性的腹泻,就算是打针输水,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康复,而他仅仅喝了两幅王初音配置的草药,很快便恢复如常。 王初音告诉他,这两幅草药本是专门针对巴豆一类的泻药而配制,他本就有所怀疑,故而想借此证明,哪知道当真证实了她的猜测。 有人暗地里对他下了泄药! 想到这里,邢东不寒而栗。 得亏只是下的泻药,要是什么剧毒,他岂不是已经凉透了? 不过这也说明,下药之人也许并不想要他性命。 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不想将事情闹大,也可能是畏惧他相府公子的身份…或许对方的目的仅有一个。 阻碍他的武考。 如果是这个原因,对方的身份最有可能就是他的竞争对手,并且很可能埋伏在自己周围伺机而动,再次破坏自己的考试。 此时他心生警惕,暗中观察,但由于考生实在太多,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发现什么异常。 “第十二组就位!第十三组准备!” “这么快!” 邢东一愣,赶紧定了定心神,和同组的五十名考生一并出列。 射术这门考试,将会考察两个技能,举射和骑射。 顾名思义,骑射指的是骑马行进间的射击,对精度和稳定性要求极高; 举射则是指的是站定之后的远距离射箭,考察的是考生的臂力,由于需要考虑箭矢下坠,必须将弓箭向斜方举起,故得此名。 眼下进行的正是举射,百步之外连射五箭,也是邢东练得最多,也最为熟练的技能之一。 其实邢东从开始正式练箭不过八九个月的时间,能达到如今这般水平,一方面是自己不懈的努力,尤其是通过哑铃强化了手臂的力量; 另一方面,则是他过人的天赋,敏锐的视力可以保证远距离锁定目标,又通过触觉感知风力,哪怕仅有细微的气流他也能立刻察觉。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那便是冷轩辕毫无保留的指教。 毫不夸张的说,邢东的射术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从零到精通,若没有冷轩辕的指点,无论他多努力,天赋有多高,也绝无可能做到。 想起冷轩辕,邢东心里泛起波澜。 这个人,已经在一个月之前赐毒酒自裁,想来能得个全尸,多半也是考虑到他乃战死沙场的上将军冷衡的独子。 令人唏嘘的是,从此之后,冷家再没有任何崛起的希望。 “哎,可惜了…” 叹息间,武考官的声音在次响彻武考,邢东知道,轮到他上场了。 五十名考生站成长长的一排,在相等间距的射击位站定。 百步之外,摆放着一排整齐的箭靶,与射击位一一对应。 “射击,我又来了。” 无论是穿越之前还是穿越之后,此情此景邢东都无比熟悉,区别在于穿越前使用的是枪支,而现在,则是面前这把寒铁长弓! 在武考官传令之后,考生们迅速拿起放置在地上的铁弓,并将装有五只箭矢的箭袋挂在身上。 邢东仔细检验手中的弓箭,他暗筹到,如果有人想要破坏他的考试,极有可能是在弓箭上动手脚。 可检查来检查去,弓箭一切正常。 他目视左右,却见附近的考生全都聚焦与百米之外的箭靶上,根本无人理他。 他暗暗想道:“小心一点总是好的。” “第十三组,准备!” 一声令下,邢东收回思绪,举起弓箭,目光如炬地盯着箭靶。 “记住,你们只有十息的时间,超时射中不计入成绩!”武考官再次提醒,略做停顿之后,开始高声读秒。 “三!” … “二!” … “射!” 话音刚落,无数道弦音破空而起,箭矢如雨一般铺天盖地的向箭靶扑去,极其壮观。 作为一名穿越而来的现代人,这番波澜壮阔的箭雨只在电视剧或者游戏中见过,邢东有幸身处其中,不禁暗暗称奇。 只不过时间紧迫,并没有太多时间供他悠闲欣赏,一箭射出之后,马上就要摸取第二支箭。 因为,考试的时间总共只有十息! 十息极其短暂,换算成现代的计时方式则不足二十秒,可是当邢东专注其中,却又感觉十分漫长。 邢东不断重复着动作,取箭,举弓,瞄准,放矢,他甚至感觉每过一息,仿佛都足有一分钟那么长! 与此同时,他还要分心防备,以免有人干扰他射击… “停止!” 考官宣布之后,还有不少人箭袋中尚有余矢,一个个摇头叹息,神情颇为无奈。 其他的人有的兴奋,有的得意,更多的人则是紧张不已。 邢东脸上泛着笑意,摸了摸手中沉重的铁弓,轻声道了句“多谢”。 一百步外,他的箭靶上赫然插着五只箭矢,并且全部命中红心! 邢东视力极好,只是一扫,便知这五十个考生当中能做到五发全中的仅有他一人,而其余的人最多只中三箭,并且还只是上靶,几乎都没有射中红心。 就算这样,能做到射中三箭的也仅有两人而已。 由于考试期间不允许发声,所有观战的考生屏息凝视,当第十三组全部举射结束,武场之上顿时欢声雷动,纷纷为这五箭连中的壮举喝彩。 虽然同为竞争对手,此时也完全无法掩饰考生们对邢东精湛射术的敬佩之意! 观礼台上的大小官员同样交首称赞,互相询问这位五箭连中的考生到底是谁。 只有吏部尚书李弥逊知道邢东身份,在他的介绍下,众人方才得知此人乃是邢相的三儿子,无不惊叹不已。 他们也曾听说,这邢三公子在今年以前还只是个未开智的傻子,刚恢复神智,便在怡红楼的“采花斗”上技惊四座,更兼几首大师级的诗词作品广为流传,京城里早已传开他的文才之名。 今日一见,方知此人的武道丝毫不在其文才之下! 满场的喝彩声中,唯有邢东神色如常,似乎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毫无任何悬念。 若说有什么让他心绪不宁,那便是一直担心有人会干扰考试的情况并没有出现。 “莫非,是我多虑了…?” 邢东面色沉重,自从在岳家庄险些丧命,他现在比任何时候都要谨慎,可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反而让他更加迷茫。 沉思中,他缓缓走回待战区,无视他人的称赞与道贺,坐在地上闭目养神。 … 远处,两道目光锁定在邢东身上。 “举射全中,太不可思议,此子果然出类拔萃…”一个低沉的声音感叹道。 “太平院闹鬼那日我和他交过手,当时便知道他身手不凡,因此暗中观察,这才发现他还拥有如此惊人的射术…”另一个熟悉的声音冷哼道:“实在没有想到,一个文政堂的学子竟然暗中准备武考,若不是您有先见之明提早安排,恐怕此人多半是今年的武状元!” “我本没有太过在意于他,温和的事情却让我对此人警觉起来…哼哼,他竟还想插手那桩旧案!”低沉声音越发寒冷,“武状元…绝不能让他有任何入仕的机会!” “下官明白,您就好好欣赏下午的骑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