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既然被吞事所难免,不如主动送了
…… 陈建等啊等,见司马匡、王淹都不开口,心头郁闷、暗骂,不满的说道:“都说君忧臣辱,我现在就为此忧心,你们有什么想法,都说出来吧。”当即点名,叫了司马匡! 司马匡也暗暗郁闷,但是被“皇帝”点名了,也只得迎难而上,说道:“炎军实力虽强,但要保我楚国社稷,也非难事……” 他说的话,自己都不敢相信。 其计策,是上表陈建,请求对军队大裁兵! 几十万的大军,是为了对付蛮晋而建立起来的。 现在已经没有蛮晋了,还要这么多大军干什么? 不如裁撤掉! 养这么多军,要花费了钱粮极多! 向百姓征收,百姓负担极重! 不如裁兵、减轻征收,刷个明君的民望! 有此民望在身,炎帝即便真想吞我楚国,也得有所顾忌吧? 至于整军对抗,打的过吗? 司马匡是理智的! 打不过! 打不过而整军,不是白费功夫么? 并且整军备战的话,势必要维持高征收、甚至征收更甚! 民怨沸腾,岂不落人口舌? 返给炎帝一个刷民望的把柄,顺便来吞我楚国! 这实在是不智! 司马匡把这计策说了,王淹听在耳里,暗笑: 以史为鉴,如今神州这样的形势,炎国吞楚、蜀是早晚的事情。 你刷民望,来保护自己,这岂不是给炎帝吞楚增添障碍了? 你给人家添堵,人家岂会满意? 肯定会不满啊! 惹得炎帝不满,岂不更不利于我方? 陈建听了司马匡的主意。 听起来挺好的。 但是,他的心里,胡思乱想,把谋害高太后的凶手,想到了炎帝身上! 暗道: 司马匡给出的这个主意,实在不是什么好主意! 这主意要能有效,得建立在一个基础上:炎帝是个要脸的人! 因为是个要脸的人,当陈建刷民望后,有民望在身,他才会顾忌,陈建才会有层保护。 如果炎帝是个不要脸的人,那哪还管你有没有民望在身啊! 炎帝的确喜好名声。 但是,陈建可不敢把炎帝想象成是个只要脸面的人呀! 在他的心里,炎帝那家伙,可不是个好人! 表面刷着一波又一波的民望,背地里,却是个阴险歹毒的家伙! 点点头,陈建说道:“我知道了。”又问王淹, 高太后对王淹有知遇之恩! 要不是高太后力排众议,他也不会得到重用,执掌朝堂! 高太后突然莫名的被害之后,他的内心,十分悲痛! 起初,他也是把嫌疑人,定在楚帝陈恒身上的! 但是,当高琛来找他——递出橄榄枝,谋划大业,意图联手,杀害陈恒、再从皇族扶持个幼主上位,两人一外一内,共掌楚国!——的时候,他内心一懔,豁然醒悟! 陈恒不过是个手无实权的“皇帝”,名为皇帝,实际上就是个傀儡!他连自身的性命都难保,又怎么会有能量谋害高太后、意图夺权呢? 当高琛说出他的计划,王淹便如拨开云雾见青天似的,看到这一切阴谋背后的黑手了! 高琛! 王淹醒悟过来,谋害高太后的幕后凶手,极有可能就是他! 他才是真正的凶手! 认定了谋杀高太后的真正凶手之后,为了报答知遇之恩,王淹决心杀死高琛! 他表面与高琛虚与委蛇,暗地里,却趁势与白起联络起来。 天下大势,他瞧在眼里。 身处这样的世界之中,他也要为自己、自己的家族的前程谋划! 他知炎国必有吞并楚地的野心。 也明白以楚国的实力,实在是无力抵抗! 所以,何必抵抗,自寻死路呢? 炎国又不是蛮夷。 左右都是夏邦自己人! 与其自相残杀,不如索性识时务者为俊杰! 故而,他将高琛卖了,也将楚国“卖”了,并为自己,向炎国那里递送了一个橄榄枝! 这些都是暗地里进行的。 在他的谋划之下,他借助炎军白起之手,把高琛给弄死了! 他向白起、炎帝承诺,将会适时向“楚帝”,提出归附炎国的建议。——不是国中之国的归附,是真正的交出一切的归附! 此时,陈建问题对策,正是进言的好时机。 王淹的心里,叹息了一声! 陈楚七八十年的基业,即将成为故往啦! 从个人感情上来说,他是不想出头,提出卖楚国的建议的。 但从理智上来说,把楚国卖了做投名状,对自己、家族,都有实实在在的好处!——至于被非议,世界哪里有两全其美、面面俱到的办法呢?总要有所取舍! 求助下,可以像偷菜一样的偷书票了,快来偷好友的书票投给我的书吧。 王淹跪了下去,说道:“臣有话说,但恐大逆不道,惹陛下不快,还请陛下先恕臣无罪。” 陈建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好,我恕你无罪,你大胆的说罢!站起来说!” 司马匡见王淹这样的行为,心有暗惊: 以他的才干,自然也能猜到王淹要说什么! 他也明白,那样兴许是对楚帝、对楚国最好的出路了。 可是,他爱惜自己的名节,不想老了老了,临了惹来一身sao! “是。”王淹谢恩,站了起来,说道: 司马匡:“哦?不知你有什么高见?” 王淹对陈建,“臣惭愧,面对炎国的如狼似虎之势,实在没有什么应对的良策。” 司马匡呵呵两声, 王淹躬身对陈建,要卖楚国,也得找一番大道理来背书,说到这里,望向司马匡,“司马大人,以为我说的对不对?” 他说的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 司马匡点点头! 王淹对陈建说道:“天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今炎国如日中天……”他说了一番大道理,最后,“图穷匕见”说出了心中想法: 士兵待遇不低,但是在军中,上官吃空饷、吸兵血,乃是自古陋习。 这种旧制军队中,士兵的军饷大量的被上官截留,上官截留之后,自己贪污部分,部分再发给亲卫,亲兵待遇远远高于其他士兵,因为这利益是上官带来的,因此对上官比较忠心,国家军队往上官私军方向转变。 军饷三四十两,到士兵手里,能有十两都是良心。狠的拖欠不发,给口吃的而已!这样的兵,哪有什么战斗力?满心里想的都是怎么逃走。 入伍非但没钱,还有性命危险,因此,都抗拒入伍!是以补充兵员时,只得强征拉人,怕人半路逃走,就用麻绳拴住,一个一个串联起来,如同对贼似的! 楚国这边如此,以前的蛮晋那边,也是这般。 大量的军费消耗,其实并没有用到实处,而是被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鬼给黑掉了。 这是旧军的通病。 所谓裁兵动军方利益,会军方不满! 主要是指那些军官集团! 而不是普通士兵。 对于普通士兵来说,放他们回家,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士兵如此困顿,为了打牙祭、搞钱,于是败坏军纪,向百姓伸手,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很不得民心。 司马匡听得王淹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心道一声:“果然!”他猜到王淹会说出这样的话了。 陈建听说,双眼瞬间发光。 他对这烫手山芋般的“皇位”,并没有什么兴趣! 心中高呼:“王淹这个计策太妙了啊!” 对他来说,只要能保住性命,富贵一生,那就足够了! 点点头,说道:“王卿之计妙极!” 王淹已经不要脸出头卖了! 他这做“皇帝”的,也得为之背书、站台,把这卖的主意坐实了! 听到陈建称赞,王淹暗道:“这小子还算不傻,有点脑子啊!” 司马匡则有点儿尴尬,站在那里,按照道理,得正义凛然的出言反对,把王淹斥骂一顿,再死谏陈建,万万不可这样卖祖宗江山呀! 但是,他并没有义愤填膺的这样。 而是低下了头,目光看着脚前的地面出神。 ·孙媳妇怀胎八个月了,就快生产了,我司马匡就快有曾孙了! ·如此幸福美满,何必徒惹祸端? ·管他天下是楚还是炎,总归是我夏邦之地。 ·炎帝素有仁德之名,也不是蛮夷、高琛那等强盗jian贼所能比的! 他静默着,不想参与陈建与王淹的卖楚事业。 但是,也不出声反对,等于是默认了。 他想的是坐收卖出红利。 如果不卖楚,则楚国与炎国之间,必定矛盾激化! 矛盾激化,他作为楚国臣子,该何去何从? 他不想得个卖楚的名声! 因此,他别无选择! 只能被绑在楚国这架马车上,去反对炎国! 未来的结果,必定不会有多好! 现在陈建与王淹有意卖楚,这对他来说,也是省却了被楚国这架马车绑架,去与炎国作对,最终车毁人亡的悲剧! 卖楚是王淹提出来的,关我什么事? “皇帝”都想卖楚,我说的他又不听,我能怎么办? 顶多致休不干了!不给炎国效力!回家含饴弄孙——咦,不对,是弄曾孙——岂不乐哉悠哉? 他有意置身事外,不深陷卖楚泥潭,然而,陈建也是坑人的货,朝他看了过去,心道:“却不能让你干净!”就问道: 司马匡暗暗腹诽,心说:“你们都意见一致了,决定卖楚了,还问我干什么?” 他心里是认为卖楚好的。 但是,不能这么说出口! 哼哼两声,“老臣的想法,刚才已经说了,王大人的建议,老臣是不敢苟同的!” 陈建暗道:皱起眉头,继续问道:“不敢苟同?为何?” 司马匡心底吐槽:你丫的要卖就卖,何必这么盯着我不放? 老腿一弯,人往地上爬去,跪着,说道:“陛下!我炎国数十年基业,岂能拱手送人啊陛下!呜呜呜!~”说罢,趴在地上低声哭泣,悲哀至极,见之令人神伤。 “……”陈建无语的望向司马匡! 王淹站在司马匡身旁,卖楚也卖的义正言辞,反驳起来: 好家伙,卖楚都卖得如同圣人在世了! 这文官的两张嘴皮呀,一上一下之间,真是什么诡诈的大道理都能扯一堆来! 陈建看得,心里不怒反喜,暗道: 司马匡也不辩驳,只呜呜呜的哭。 哭的陈建心烦意乱,不由的恼了,说道: 王淹拜辞告退。 司马匡也不想在这里多呆,呜咽着遵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