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夜航行船
阳光射进见性馆的茶楼。 在这平日里兵刃打铁声不绝于耳的剑之街上,这里是难得能够精心喝茶,享一时清净的好地方。 三位剑客,一位公子把钱留在了桌上,向门外走去……………… 其中一位,是和之国来访的武士,他领悟了门派奥义,更为宗家报仇雪恨,剑眉星目沾染了几分锐利,仪表堂堂。 另一位,是教廷出身的少女骑士,她容貌端庄,面容姣好,战斗起来却即鲁莽又粗犷,随身带着父亲留给她的八音盒,仍和性别歧视做着战斗。 还有一位,容貌锋神俊朗,一股少年英气蓬勃而发,此人并非凡人之躯,却也因机缘巧合和三位剑客相识一场,心中藏着秘密,眼里,还掖着柔情。 最后一位,鹤发童颜,脸上颇有一股书生气息,却给人一种涉世已深,略有大成之感的道士。 这道士出了门,没走两步就停了下来。 而他,这么一停,另外三个人也跟着停了下来。 是这里了,就是这里了。 “是时候了,我们分别的时候……到了。” 昂首挺神的青山面带微笑,一点也不觉得孤寂,胸口的道袍挺的板板正正。 现在,他已经看过剑之街的所有风貌,更成长为了一位更厉害的剑士。 所谓的胸有成竹,大概就是这副样子吧。 “你又要上路了吗?” 金发碧眼的少女脸上也挂着俏皮的微笑,这一年半载的相处之下,爱丽丝也已经习惯了青山那副不正经的样子。 她就站在那里,晃来晃去,犹如一颗稻草被早春的微风侵袭,她朝青山微笑,不知为什么,这个情况让青山感觉有些熟悉。 就好像……每次都送自己出行的,那个‘她’。 但她不是她,现在的自己,就要去‘她’曾经在的地方。 “是啊,该走了,前路漫漫啊。” 这便是旅行的意义,越喜欢远方,也越眷恋故乡。 四人一起望向了海岸的方向,那里松涛欣欣,隔水遇佳音。 “是吗…………那,以后有机会,来教廷找我玩哦?” 爱丽丝的眼中还有丝丝不舍,因为她知道,就像父亲一样,人总是会离开,这,就是相遇的意义。 “一定,一定会有机会的。” 说完,青山一晃脑袋,引得那双鬓迎风漂浮,看向了武士的方向。 北村一心,目光依然锐利,站姿,毫无破绽可言。 他踏着木屐,身穿开胸和服,片片橘黄色花瓣印在那深蓝色的和服上,看上去好像一片花团。 腰间挂着自己的刀,以及那把菊一文字。 这副姿态,实在是让青山难以想象,当时在和之国遇到的那个家伙………… 菊与刀,这是阴流的象征。 面前的人,已经不是那个舍心复仇的剑之化身。 而是阴流的现任当家,北村一心!! 临走前,青山顾及到一心在达成目标后有些失去了热情和锐利。 所以他这样说道:“一心,这些天我也想了很多,我们都是同样挥剑的人,自然会在那挥剑之中寻找意义,之前有人跟我说,挥剑不需要有意义,这话没错,但是…………” 但是? 听了青山的话,一心眉头微微隆起。 “但是不需要并不代表没有,我觉得任何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所谓有因必有果,如果你觉得没有意义的话,那么很可能你还没有得到你的果。” 终点不在这里,还没有结束。剑是没有极境的。 正了正神色,青山必出剑指,在脸前一晃后又猛的停顿。 “一心,这里才是起点,剑道……仍有路可行。” “哈哈哈哈。” 一心笑了,笑得真心实意。 这一笑,把在场的三人都惊了一下。 他们从未见过,北村一心如此开怀大笑………… 哈哈哈………… 他擦了擦笑出来的眼泪,觉得心中甚是痛快。 不知怎的,他想挥剑,他想立刻把这些痛快用剑挥出来。 那该……有多痛快了? “嗯,青山你说的没错!看样子,我们要说再见了。” 青山整了整衣冠,还有些惊讶之余,腼腆的回道:“嗯,要说再见了。” 最后,子龙站在他的身边,看他慢慢的拱手作揖。 “爱丽丝,一心,我们……后会有期!” “拜拜~青山~!” “青山道长,阁下殊为可敬,我们……后会有期。” 双臂抱胸的北村一心,摇着小手的爱丽丝。 随着一抹清风,渐渐远去……………… 当日,三位剑士就此分道扬镳,犹如冬日的冰霜踏上干涸的大地,润物无声。 旭日东升,艳阳高照,云彩少许却挡不住阳光。 青山与子龙一起来到海边,挑了搜船。 归时恰逢九州阳春三月天,熏风摇着船帆幕帘遮人眼。 ………………………… 万里无云天将晚,夜航行船。 把酒共与新相识,三杯两盏。 耳畔风雪声,放下帘毡。 船中此间,便与人间无关。 少年英气闯天下,先正衣冠。 一袭青衫归九州。长剑相伴。 意得尽心满,好不恬然。 万物山川,皆可化做清谈。 是谁将清茶一杯都饮完? 几声长笑轻摇手中扇。 何许人?妄论道。 物与我,是两般………… 他竟说见你,就好似见青山。 是谁在案前炉中点沉檀? 会心而笑一语多坦然? 道可道,非常道。 物与我,皆为幻。 见我岂不犹如……见青山? ………………………… 少年早闻有大才,银枪披冠。 一袭轻衫出尘外,大道归山。 是意得尽心满,清风两岸。 嬉笑怒骂,皆可化作清谈。 诗书满怀兴正酣,高下难断。 嘴上文章余一半,尚未说完。 转眼见小舟,却已经放缆。 千里快风吹不停,与子同游归故里。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谁怕人生到处相逢难? 知己一程何必多善感? 我闯荡,试本领。 你归去,返华山。 心中无虑方是真超然。 来日放榜簪花在春衫。 一朝等闲驰马到江南。 访道观,涉长川。 人间味,做清欢。 不妨再来寻你一厢圆。 明朝九州多少人攘攘? 浮沉如海,只是无波澜。 役于物,得失患。 役与形,不超然。 所欲即安到处无牵绊。 来日放榜簪花在春衫。 一朝等闲驰马到江南。 走名寺,涉长川。 人间味,做清欢。 不妨再来寻你……论论那道法真自然。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就在这里告别吧,青山哥。” 船已靠岸,子龙与青山站在港口,迎着海风,做最后的告别。 慢慢靠近,子龙张开了双臂,青山却伸出了手。 很明显,子龙想要的是一个拥抱,青山给出的,则是一个握手。 好在,机灵的子龙十分自然地把手臂伸了回来,伪装成伸了一个懒腰后,紧紧握住了青山的手。 两只手握的很紧,二人眼神中,也散发着不俗的热情。 “茶道一味,浮沉一心。来日再遇,无论子龙是否成事,贫道都请子龙一碗清茶。” “好,到时候可别怪我不请自来啊,青山哥。” “哈哈…………不能。” 就这样,松开手的二人仍有些依依不舍。 回想这一路以来的相遇和知会,能够遇到这般知己的几率……简直就是奇迹。 二人对望无言,都想把对方的轮廓印入自己脑海,毕竟,不能留在身边。 看着看着,子龙发现了一点奇怪的事情。 “唉?青山哥,这船又没漏,你怎得就湿了身子?” 青山低头看了看裤脚,不知何时起,那道袍的尾端竟真的湿了。 “嗨呀,子龙,人在岸边走…………” 想起就和那晚一模一样的青山,腼腆的笑了出来………… “哪有不湿鞋呢?” “走吧。” “保重。” 走啊——走啊———— 向前走。 顺着海风,任由波浪,送你往前走。 滔滔两岸潮上空,夕阳也似饮醉酒。 画着圆弧,侧耳倾听,鸟儿的歌喉。 一步一步不回头,掀起阵阵快哉风。 相逢的意义,即是离别。 而离别的意义,也就意味着下一次相逢。 此时此刻,微风掀起碧波微微荡漾,山上草木正青,绿水长流,春风不灭。 就在这样一副良辰美景之下,仍有些事情要办的子龙与青山在岸边分道扬镳,各自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嘿,你错了。 两个不俗的人在一起,便不会孤独了。 但是…………此时此刻,普天之下仍有一位‘孤独’的寻道者,独自一人,走在路上………… 他已经走了………………十万七千九百九十九里路了。 ………………………… “来了!!” “来了!!!” 嘈杂的连夜暴雨之下,一位身穿蓑衣斗笠,手持竹杖的男子正健步如飞,踩在充满泥泞的山间小路上。口中,还不停的喊着几声:“来了!!!!” 踏,踏,踏。 雨水打在身上,泥水飞溅在地上。 男人跑过不长不短的破败木桥,其中的一声咂嘴,被完全吞没在雨声之中。 “啧……。” 哗啦哗啦,在雨中狂奔的男子,那急忙的脚步象征着他想传达的事情有多么重要。 度过这桥,眼前便是自己居住的村落。 可即使抵达了目的地,回到了家,男子的脸色和神态的紧张也不见转好。 终于,他毫无犹豫的奔向了一处大屋的方向。 咚咚咚,咚咚咚! 用着拳底猛的敲打门框,男子脱下斗笠,还未等对方开门便直接向内大喊道:“村长,村长!来了!他们来了!我听见马蹄声,就从西北面的林子里来的…………” 吱嘎—————— 木制的门上打开了一个小窗。 里面点着蜡烛,柔和的光瞬间就将这浑身淋湿男子的面容照了个透亮。 屋内,站着七七八八的男女老少,其中,一个拄着拐杖,驼背,面容苍老的人,就是这男子口中所说的村长。 他两步走到门框的小窗前,不紧不慢的问:“有多少人呀?” 那门外的男子晃了晃头,几滴雨水也随之抖落。 他说:“我不知道…………一听见马蹄声我就立刻跑回来了,我害怕来不及逃掉……” 紧接着,他的神色显得窘迫了起来。 “可是隔着这么大的雨我都能听见,我想,不止两三骑…………可能,有足足几十人。 此话一出,屋内七七八八的人们都在脸上画上了一副惊慌失措。 那带头的村长,眉头也低了下来………… “先前的消息,是真的…………有一伙马贼在这附近做买卖。” 蜡烛的火光随着门口吹进来的风摇摆,一闪一闪,照在一个熟睡孩子的脸上。 抱着那孩子的男人一脸的忧愁,火光照在他的脸上,多了几分阴影和轮廓。 “村长,我们……该咋办啊?” 此话一出。 屋内瞬间变乱作一团。 妇女们哄着哭闹的孩子,男人们则吵个不停。 慌乱在这狭小的空间内爆发,令整个村落乱成了一锅粥。 “不要乱来!!把粮食都给他们吧!反正再过一阵子就是秋收…………” “总而言之,先过了这一关再说!刀子就在眼前…………” “可是那得留作纳粮啊!缺了岂不是要拿其他的去补?” “那我们过冬吃什么?” “他妈的,干脆我也上山入伙算了…………” “我不想死啊!” “那你说应该怎么办!?” ………………哗啦哗啦。 连夜的暴雨依然在下个不停。 滴答滴答,雨水透过有些漏水的屋檐,滴落在这吵杂的房间内。 这次,反而是人的声音盖过了雨。 人影在屋内不停窜动,蜡烛的火光也摇摆个不停,墙上的影子和意见不一的吵杂声混淆在一起。 乍看之下,仿佛群魔乱舞。 但是,在这乱成一团的房间内,有一个人始终没有开口说过话。 他的影子,也始终没有动过一次。 拄着拐杖,老态龙钟的村长一脸认真,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对人们喊道………… “叫那个家伙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