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用魔法打败魔法
    “简直一派胡言,疫病者,乃惩尘世不道之人,心有不诚之士,岂是人力可以抗之?此前倒是被你一番话打断,因此并未反驳,足下如此辱及在下家传之术,适是何用意?”    张琪瑛对于刘玄之言,并不苟同,反而极为愤慨。    毕竟自从董仲舒以经术定国策,唯恐皇权无限扩张,导致再出现一个始皇帝一般独夫伊始。    便吸收阴阳家学术,造出一个所谓“天人感应”概念,作为糖衣炮弹。    用皇帝之父“天”、“道”,来掣肘皇权无限扩张。    只不巧,皇帝自从法家为君定法之后,便有了突破性进展,依然成了无法遏止的猛兽。    世宗皇帝以神武之资,洞察天地之能,穿上糖衣,反而把炮弹丢向官员,从而成了愚弄百姓手段。    自此之后,汉代三公一度变成顶缸能手!    白日星现,司隶校尉弹劾,此乃三公失德,罢黜!    蝗虫肆虐,司隶校尉弹劾,此乃三公失德,罢黜!    洪水泛滥,司隶校尉弹劾,此乃三公失德,罢黜!    地龙翻身,司隶校尉弹劾,此乃三公失德,罢黜!    瘟疫横行,司隶校尉弹劾,此乃三公失德,罢黜!    ……    如此种种,不知凡几!    三公不禁成了顶缸之人,同时也曾了政治斗争牺牲品。    正因为种种事情构造所致,加上谶纬学术盛行,从而民间唯心主义,变得更加迷信。    而道教,本质上衍生与当初失败的黄老学派,间杂阴阳学派,以及少量法家、儒家知识。    从而对于天灾、病灾认为乃是上天惩戒。    而当初张道陵横行之时,所用的是岐黄之术,为了保持道教神秘性,好吸引教徒,故而加上符水之术作为掩盖。    可张衡早早远遁深山,张鲁一切道教法术,都是由其父所留典籍,以及其母所授。    其母善鬼道,因此张鲁也被影响极深,与岐黄之术并未过多研究,而是痴迷于鬼道、符水等歪门邪道。    张琪瑛受张鲁所授法术,自是以为此为医病良法。    而且潜意识也在认为,这些病痛,乃是上天所赐,非人力所能抵抗!    符咒乃是承天地之意,唯有心诚之人,神灵被感动之后,才会给病人驱逐疫病。    至于岐黄,不过是玩弄草根树皮罢了,动不动就医死人,不足为道。    刘玄也只能感叹一声愚民罢了。    毕竟时代不同!    在无华佗、张机之前,岐黄之术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和巫术混在一起,并没有什么好稀奇的。    直到华佗、张机之后,医学逐渐成为体系。    再到之后,逐渐走向大成。    至于传说中的扁鹊,也只在传说中而已,、早已失传,为概念知识。    当世连大族子弟都很少接触岐黄,更别谈普罗大众的百姓。    大家依然多数遵照商周求神问卜,从而以求上仓垂怜而已。    在如此世界观长大,又自小受张鲁神神鬼鬼手段教导的张琪瑛,有此想法,也实属正常。    可正常不代表就没错。    存在即合理那一套,拿过来显然没有半点用处,只能说糟粕而已。    刘玄遂摇头道:“使疫病果为上天所赐,因何有时不孝不悌之人,未有生疾,反而还有仁孝之士死于病难?    或诚如女公子所言,符水惟救心诚者,那恶贯满盈,杀人越货,***女之人,被符水所救,此上苍也会怜悯这等蠹虫硕鼠,反而无视良人之命?”    既然张琪瑛要谈神神鬼鬼,那么刘玄也不介意与之深谈一番。    总不能像某些小说智障主角一样,见到别人说迷信,当即跟对方将科学道理,然后对方还受益匪浅吧?    事实上,当一个人潜意识深扎之时,哪怕你有无数科学手段证明,他也不会选择相信。    就像有些睿智一般,总认为明朝收不上税,是因为南方集团不让朝廷收税。    然而他却不知道,收不上税的是苏、松等地,恰恰这些地方赋税乃是明朝重点“照顾”之地。    至于南方集团不让,更是二十四监开会——无稽之谈。    要知道明朝素来都是南官北调,北官南调,且有太祖洪武皇帝下令,不许江西、松江等地之人入户部。    且明朝党争之严重,远超不学无术之人想象,甚至于蔓延至地方,往往一村一村之间,都能为了抢水等事,发生大型械斗场面。    至于南北相争,则更为严峻。    凭什么北方人要照顾南方诸地,替他们遮掩拖延赋税,乃至不交?    反而南方官员在北方做官,往往赋税都能收上?    可当你拿出铁证史料,这些脑瘫就会选择视而不见,只认为自己所觉得的是正确的。    甚至不惜篡改疑史意思,否认史书。    称乃文人所书,不可信。    为清朝所书,胜利者书写,不可信。    张琪瑛现在状况,与之一般无二。    如果你跟她讲道理,显然她是不会认为自己有假,反而坚信自己的是事实。    于是刘玄另辟蹊径!    用魔法打败魔法!    你不是谈是因为不够心诚吗?    那我就问,鸡鸣狗盗,杀人越货的贼子,就算是心诚他又是个什么玩意儿?    百善孝为先,万恶yin为首!    不孝古来皆为大辟之罪,甚至于在明确记载:「开皇元年更定……又置十恶之条,多采后齐之制,而颇有损益。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犯十恶及故杀人狱成者,虽会赦,犹除名。”    其中不孝就在其中,乃是后世闻名遐迩的“十恶不赦”之罪。    显然“不孝”这种人伦大罪,是不可能得到宽恕。    然而却是这类人,有的却偏偏没有得病,或者有可能很快就被符水救治。    这样一来,张琪瑛之言便有了很大漏洞。    难不成上苍瞎了眼,藏污纳垢?    对于良善之辈不痛下死手,让其染病致命,对于十恶不赦之罪孽,反而视若无睹!    倘若这般,那我等贫民,如何又去信这等没有人性的神灵?    不但不见祈求来神赐,反而厄难不止。    如此一来,张琪瑛这一套,根本无法自圆其说,甚至漏洞百出。    除非他能有说词解释,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    如若是一个经验老辣的神棍,他可能就会说“这些带恶人,在那段时间已经知错就改了。”    至于那些带善人,得病的,或者治愈不了的,那就可以归功于,彼辈虽行善事,不过暗地里男盗女娼,故而上苍不祐,降下灾难。    然张琪瑛才虚岁十四的小姑娘而已,哪里有这般见识?    又能这般能言善辩?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