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蛮王往事
“实话告诉我,是不是想和那蛮人王女执柯?” “何出此言?”张仲强行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将目光投向面前的梨,以避免伤势处的疼痛。 “那你那么拼命干什么?” “你可是说了,狱验诊断,要是你再不顾伤势出手,这右手可能就废了。” “嘶~你轻点。”张仲整个右臂的肌rou都在颤抖,疼的。“不然不用出手,现在就废了。” “呵.....”梨嗤笑一声,但手上却轻了些。“那也是活该。” “我可是长辈。” “长辈怎么了?”梨将药物收起,鄙视的怼了一句。“长辈也得听我的。” 蹬鼻子上脸啊! 很快,梨放好了药物,又走了回来,她一边给张仲的右手绑上绳子,一边抬起头,看向张仲的脸。 眼见张仲疼得龇牙咧嘴,又有些不忍心了。“我,我下次轻点。” 呵,女人.... “好。” 原本敷药不用这般勤快的,只是李炀下午差人送回来一瓶药粉,说是在县尉处得来的,乃是许多百年药材配合而成。 对于外伤十分有效,所以张仲便重新换过。 等梨帮张仲穿好衣服之后,他看了看天色,突然想去看看城外蛮人的动静。“药换好了。” “不如出去走走?” 梨是不太愿意的,哪怕张仲说让十余名贼橼亲卫跟随出去,她也不是很放心。 可惜最终还是拗不过张仲,被他拉着走出了房门。 戒备蛮人时的城墙,自然不是谁都可以上的,但是张仲有李炀赐予的行文,却也没什么问题了。 登上城墙,他第一眼看见的,就是蛮人的大营。 张仲眼力过人,能看见其间攒动的人头,也能看见那无数的走兽皮毛。 那些蛮人,他们不再像之前那般无所事事,而是正在修建营垒。 以秦人扎营的方式。 至于城外原本驻扎着防备蛮人的秦军士卒,已经放弃了那简易的营盘,回到了城内。 此时,大多数都在城墙上布防。 “这阵仗,看起来可不像是在闹着玩儿啊!” 若是真有一战,要不要不顾伤势再混些战功? 或许,能更进一步,成为官大夫。 “张亭长?”张仲闻言侧身望去,却是关系还不错的程非。 “百将在此布防?” “亭长说笑了。”程非笑了笑,指了指城墙上的甲士。“布防是兵曹的事情,贼曹的士卒还不能胜任。” “那百将?” “执军法于此。” 原来是军中纠察队。 不过也正常,贼曹的士卒与兵曹不一样,他们毕竟身处执法部门,耳濡目染之下,或多或少都知道些律法知识,做执法队正好合适。 “蛮人可有动静?” “有快马出去。”程非左手撑在城垛上,伸出右手,一指蛮人大旗。“但这旗还未换,今夜当不会动手。” “何以见得?” “蛮人行战,必先祭旗,猛虎旗。” “不过。”解释一句之后,程非有些鄙视的说道。“不是我小瞧于他,此时蛮人不过千余,便是野战,城内士卒也能杀他个精光。” “岂有攻城之胆量?” 也是,千余人攻打有上万精锐士卒且战意熊熊的大城,双方顶尖将领还处于劣势,就是隋唐演义都不敢这么写。 “听说亭长斩了百人敌?” “侥幸而已。” “嘶~当真斩了?”程非倒吸一口凉气,他环顾左右之后,小声说道。“那岂不是要恭喜亭长成为大夫了?” 就算贼人并未着甲,也不是全副武装,但至少也值得上二十五颗人头,以张仲之前累积下来的首功,大夫爵几乎是妥妥的。 但张仲想起百里豹的话,还是有些不太确定。“恐怕只能是借百将吉言了。” “若是在他国,或许还有不测。”程非看出了张仲的不自信,但他却比张仲有信心得多。“然我秦国,律法严明,军官猛将,必发于行伍之间。” “有功必赏,绝无差错。” 张仲顺着应和了几声,随后问道。“我记得百将是本地人?” “程家三代世居于此。” “可否与仲讲讲蛮王沙摩邪?” “沙摩邪...”程非沉默了一下,随后点了点头。“此人我亦知之甚少,多是听上官长者所言。” “愿闻其详。” “若从头讲起,便要说起昭王四十七年的伐赵之战。” “时昭王,尽起国内甲士以伐赵,蜀郡因此空虚,蛮王沙摩罴乃率众而出,欲举广都。” “强攻数月,广都不下,乃引军劫于黔首,四十八年,为郡尉回军所破,死于乱箭之下。” “至此,沙摩邪为蛮王,乃引本部蛮人退守,归还黔首及财物,并以牙门奇珍为献,以此息战。” 昭王四十八年,也就是说成为蛮王二十几年了? 不对,沙摩虬身为长子,年龄都不超过二十岁,这蛮王?“牙门蛮王,当时年岁几何?” “这我却不知,但不会超过十六。” 不会超过十六,也就是说,还有可能更小? 他是怎么服众的? 并且,十六岁就能做出这种以大代价议和,然后休养生息事。“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决断,不简单呐?” “何止是不简单。”程非接过话头,语气很有些感慨。“昭王四十九年初,郡尉领军反攻,其毫不接战,弃土数百里直入牙门,并再献奇珍以为和。” “我等秦人。”程非长叹一口气。“皆以为其不足为惧。” “更昭王再征赵国,乃不再伐蛮。” 好一手示敌以弱。“后来呢?” 程非没有多想,接了下去。“郡守发教化之令,引蛮人来投,数年之间,广都增籍三千余户。” 绝户计啊! 蜀郡守怕不是看穿了? 一个一个,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此绝蛮人之根基,蛮王不怒?” “非但不怒。”程非看着底下的大旗,眼神有些悠远。“反而约束各部蛮族,禁其伤杀秦人黔首,数年不犯。” “我等皆以为其是无胆之辈,然.......” 程非突然沉默,并侧头看了看周围,显得很有些犹豫。 眼见程非如此小心,张仲知道接下来的话,恐怕要涉及到隐秘了,便压低声音说道。“若是涉及隐秘,便不用说了。” “以免为百将带来麻烦。” 程非沉默了好一会儿,方才摇了摇头。“也不是甚隐秘,王元年,始修关中渠,下捕蛮之令。” “郡尉乃发兵两万征牙门山,以捕蛮族。” 肯定没打过,不然牙门蛮族就不会存在了。“结果呢?” “为其所溃,重伤而归。” “县尉重伤?” “不错,险些身死。”程非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随即附于张仲耳边。“据说,乃是沙摩邪亲手所伤。” 亲手所伤,重伤濒死? 被人击溃了还可以接受,但说到重伤,这可是武力超乎寻常的秦国,身为郡尉其武力值绝不可能低,至少不会在百里豹之下。 何况,还在军阵之中。 除非,蛮王沙摩邪.....“千人敌?” “沙摩邪是不是千人敌,没人说起过。”程非话语中虽然是不太确定的样子,但语气却并不带有疑惑。“但郡尉却是数百人敌。” “且依我看来,即便当时不是,这些年过去,恐怕也是了。” 难怪当初沙摩虬在城上讨论城墙的事情时,会问出“千人敌以罡气攻之,如何?”这样的话。 原来,他父亲,蛮王沙摩邪。 正是千人之敌。 与叔公故事中,宛如传说一样的,百步之外,一斧头能劈死大将的骑都尉相等。 不过,如此一来的话,事情似乎更一步指向了那个高高在上的大人物。 无论是时机,动机,利益,私仇,全都有了。 这也确实不是自己能追查下去的了,难怪李炀让自己安心修养,不要多cao心。 确实是为了自己好啊!“仲伤势未愈,便要回去修养了。” “身体要紧,自当如此。” “叨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