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天龙八部》】
李一白有一套未来规划。 当前他的定位是一名职业导演,以拍戏为生。 套到电影上,那就是类型片导演。 所以一切的拍戏准则,只有三条: 代入感! 代入感! 还是他娘的代入感! 文戏如此,武戏也是如此。 张记中原来的打戏明明设计得非常精彩,为什么还被人吐槽? 说白了就是没用代入感。 具体到拍摄手法上就是喜欢滥用慢镜头和子弹时间。 人家看武打本来看得热血上涌,你非要生拉硬拽让他出戏。 你不让我爽,我不骂你骂谁。 所以这版射雕,他特意找赵箭说了好几次。 一定要替观众考虑,要让人家舒服。 武戏拍摄,要想有代入感,秘诀无非几条。 力量感,速度感,和技巧性。 所谓力量感,就是打击力度。 具体到拍摄方法上就是给特写。 一拳一脚打到别人身上,你都要给一个受力的感觉。 打得人站不稳,打得人直接后退,或者直接把人打飞。 如果是剑,可以打得剑身震动,可以出现缺口,可以直接斩断, 不同的结果就体现不同的力量。 再辅以明亮的配音,观众自然能感受到力度。(声音还有一个隐藏值,激起荷尔蒙分泌。) 而速度感,就是要让观众感受到人物行动的快速。 具体到拍摄手法上就是插入零点几秒的脚步快速移动特写。 然后镜头和人物以相对方向对撞,体现他的快。 可以用几个分镜特写完成对人物轻功等级的划分。 技巧感,这也是最重要的。 像李一白在华山论剑那场戏讲的一样。 人物以掌推胸,以爪抓腕,以指点xue,以剑刺击,以刀劈砍。 或者运用场上的板凳,凉席,筷子,佛珠杀伤。 以楼梯,桌子,石头作为腾挪工具。 这是最难的,不是专业武术导演没有那个想象力。 赵箭倒是精于此道,就是不会拍。 经过李一白在镜头上的指点也好多了。 大方向上,技巧还有还有多切镜,换角度拍,让观众目不暇接。 再具体到全墉武侠剧,有意思的就是内力的运用。 他不想做港式那种搓丸子。 在李一白的心中,内力应该是出招时附在攻击部位上的。 内力深厚的人,击打力度应该要强很多。 也可以外化出波纹。 在这点上,胡子和他倒是挺投机的。 ....... 说曹cao,曹cao到。 大胡子竟然到了门口,旁边还站在王朋举。 他最近也挺忙。 《激情燃烧的岁月》播出之后大获成功。 康红雷又开了个新坑,叫《青衣》。 另外为了还人情还接了一部西部武侠片《关西无极刀》。 这次是收到李一白消息,特意过来看初剪效果的。 “剪得怎么样?” 二人到来,李一白也放下了心中的思考。 “你们一起来看实际情况吧,我说了也不管用。” 他说着站起身,把位置让给王朋举和大胡子。 坐了大半天,正好站一站.... 原著中其实并没有正面描写丘处机刺杀王道乾。 写剧本时,为了先声夺人制造一个小高潮,编剧提议把这场戏拍出来。 李一白同意这个看法,不过这场戏的设置上要废点功夫。 按道理来讲,丘处机对付这帮小兵其实是在虐待小朋友。 他觉得太顺利,观众完全没有看头。 所以特意安排了给王道乾安排了一个小BOSS护卫。 这样也说得通,毕竟是大官,有个高手护卫也正常。 前一场戏打小兵说白了就是丘处机在虐菜。 力量感和速度感有了就行,技巧用不上。 下面这场才是重头。 几人都把目光投向监视器。 这场打戏完全贯彻了李一白的拍摄思路。 画面上。 先是丘处机剑刺护卫特写。 然后是一连串的切镜。 特写,护卫脸部,低头看了一眼剑,发现凶险。 全身镜,护卫以擒龙手施内力擒住剑。 特写,擒剑的那只手手在颤抖,强调剑力非常强。 全身镜,擒龙手一个大动作将剑搅到一旁。 全身镜,丘处机险些摔倒,护卫功力也不差。 特写,脚步一个扭动。 特写,丘处机一个惊讶的神色。 全身镜,丘处机翻身,二人调换方位,丘处机将剑一转继续刺向BOSS。 特写,护卫脑袋一偏,躲过这刺。 全身镜,他随机身躯向前,转守为攻,以手抓向丘处机胸口。 主观特写,一只手挖向镜头。 全身镜,丘处机以剑挡住手,身形后退。 脚步特写,丘处机后退两步,稳住身形。 手部特写,丘处机握剑的手微微颤抖,但他立刻继续向前,开始进攻。 别看这一长串的描述,其实拍出来只有一分钟不到。 这场戏打戏一共两分钟。 监视器上传来“哐哐哐”的打斗声,二人再次短兵相接。 李一白道:“你们觉得这场戏怎么样?” 他想问问二人对他这种武戏拍摄方法的意见,看看接受程度。 “你别说话.....” 大胡子有点暴躁,直接截断了他的话头。 嗯,看胡子这反应,李一白就知道效果错不了。 大半个小时之后..... “没了?”这次是王朋举在提问。 “没了,只是我精剪过的第一集,你们有意见直说,我不一定听。” 李一白朝二人丢了根烟,随意回答。 王朋举和大胡子都是熟人,不用虚头巴脑。 要是换马忠骏来说不定还客气客气。 想到这个,他若有所思。 今天这事有点奇怪.... 射雕的投资大头主要是马忠骏的文联音像和旗下的慈纹传媒。 九州音像因为和文联的风险分担机制,也投资了一部分,但不是大头。 今天九州的代表王朋举到了,马忠骏反而没到,有些反常。 暂时找不到答案,他将疑惑放进心里。 李一白道:“你们别光看不说话啊,我还指着给点意见呢。” “跟谁没大没小呢,王主任已经升总经理了。”胡子没好气道。 李一白恭维道:“哟,以后得叫你王总了,恭喜王总,可喜可贺。” 这二位一唱一和,逗王朋举玩。 李一白是在《萧十一郎》尾期开始和老王接触的。 最开始还觉得他或许是个非常骄傲的人,难以相处。 后来在剪辑室经常见到还觉得奇怪。 相处久了才知道冷漠是他的保护色.... 这人是单纯的有点害羞,不擅长和别人相处。 具体点就是技术宅。 业务能力出众,别人没法替代。 靠着这个成了他们出版社的影视部主任。 其他方面倒不显得有多突出。 他从主任升副总,估计也是管业务的副总,专业对口。 也因为他是搞业务的,所以见识到李一白的本事之后。 二人觉得投机,才能迅速拉近关系。 到了《射雕》筹备时愿意为李一白站台。 王朋举能升迁,对自己当然有好处。 李一白打趣道:“王总,说说对着片子的感想,怎么样?” 王朋举道:“还能怎么样,好呗,至少我是很满意的。” “满意就好,对了,今天怎么马总没到?”他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大胡子道:“今天不是看片会,我就是单纯带王总过来瞧瞧。” 随便个屁,实际当然不是这么回事。 其实是《天龙八部》版权到位,要开始筹备了。 这次的主出品方换成了九州音像。 王朋举经过《萧十一郎》和《射雕》的合作经验,很看好李一白的业务能力,有意邀请他拍摄。 所以特意过来瞧瞧《射雕》的后期到底做得怎么样。 一集看完,老王非常满意。 要是天龙能达到这一集的水准,收视率绝对好。 而且他对李一白的剧组管理工作印象深刻。 这种能把手下部门拧成一股绳全心全意扑创作的导演。 在当前的环境,他就遇到过这一家,别无分号。 他也不直说,聊天道:“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李一白兴致盎然道:“接了江制片的一部玄幻武侠。这次是资金足,故事也好,而且重金做特效,一做出来肯定大杀四方。我下面应该会全心扑那边。” 毕竟是《水月洞天》啊,二十年后还有人津津乐道的存在。 他是真想拍好。 王朋举和大胡子对视了一眼,胡子知道这事,点头表示承认。 老王决定不绕弯子,问道:“有没有兴趣做《天龙八部》?” 李一白摇头道:“这片子不好拍,角色太多,人物关系也复杂,得花大心思。” 老王道:“不复杂我就不找你了,我们一起做怎么样?你要有什么难处可以直说,都是熟人,沟通起来方便,做着也顺手。” 这是他当副总之后的第一个作品,决心要把片子交给信得过的人。 李一白就是最好的选择。 老李也不直接拒绝,道:“还是先拿到版权再说,你知道我这人,不喜欢扯淡。” 看他有做的心思,王朋举道:“已经拿到了,马上开始立项。” “拿到了?” “对。” 李一白思忖一会儿,道:“行,这片子我接了,你回去把合同拟好。” 拍《射雕》他是进组之后才签的合同。 这次有了话语权,自然要提前给自己压个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