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天降异象!
    “他是要刺杀王爷的刺客,干死他!”    这是喊出来的,    大声喊出来的;    道人扭头看向一直站在自己身后陪着自己出来的老和桑    人,活一张皮;    有皮裹着血rou,人才能活;    有礼义廉耻作皮裹着人格,人,才能活得像个人。    很难想像,    先前在里头,    和自己又是打机锋又是禅,    外皮看似疯癫的老和尚,本该拿的是那种,隐士高饶格局;    但人家,    偏偏就撕开就撕开了。    脸儿啊,    面儿啊,    皮儿啊,    人丢就能丢,可你还真不能他一个“不”字,因为人家本就是疯疯癫癫的模样。    “哈哈哈哈……”    道人笑了,笑得很开心。    在老和尚喊出这话,到在场香客们反应过来,其实只是很短的时间,但就是这很短的时间里,二人之间通过一个眼神,就足以将先前所的那些话,再碰撞一遍。    你世人愚昧,    是,    世人确实愚昧,听信盲从,贪嗔痴恨;    但老和尚记得,当初平西王爷与其聊时曾过一句话,这句话,不是机锋,却如一把穿山之凿,在老和尚的佛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王爷: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他们愚昧,    可到底清楚,谁对他们好,哦不,是他们到底靠谁而活。    无论是这里的燕人、晋人、楚人、蛮人、野人,甭管各自所处于什么阶层,都晓得一件事,王爷是他们一身,不,是一家所系!    奉新城这一片儿,就这一座庙,庙里不发放度牒,除了那些杂役,正儿八经的和尚,其实就这俩。    寻常百姓家有个什么事儿,也是来庙里请他们去;    渐渐的,疯和尚似乎看起来不再那么疯了;    和尚看起来,那股子胭脂味儿也不再腻人反倒是有股子扑鼻的芬芳;    能在这里开唯一的一座庙,本就是意味着身份的不一般,一头猪,坐到唯一的位置上,也能具备这种信服力。    所以,    当老和尚喊出来后,    短暂的目光对视于片刻的笑容浮现,    紧随其后的,    是一众香客,近乎本能地蜂拥而来。    里头,是有下了营上过战场的标户男子带一家人过来上香的,但大多数,还是老弱妇孺。    然而,所有人在此时都很勇敢,都很无畏。    道人扬起拂尘,扫翻了周围的一些人,但随即,后面的人马上扑了过来。    道人被抓住了;    人们开始撕扯他的衣服,拖拽他的手脚,将其掀翻在地,恨不得将其碾成rou泥。    但也就在这时,    道壤袍之下的身躯里,忽然冒出了阵阵的蓝烟。    “咔嚓!”    “咔嚓!”    道饶四肢,就这般被拉扯开了,可拉扯出的肢体里,塞着的,竟然全是稻草。    老和尚一拍脑壳,    道:    “哎呀,冲动了。”    …    奉新城的棺材铺里,从城外的作坊里,前阵子新进了一批上好的棺材。    其中,就有一口红木的,被放置在了库房最里头,安安静静地,躺着,且估摸着,还得躺许久。    可就在此时,    棺材盖被推开,    一个道人,自里头坐起了身。    他的脸上,青筋毕露,眼耳口鼻间,还有鲜血溢出。    尤其是鼻子那儿,鼻血流的,有些恐怖。    伸手,擦了擦,越擦越多,最后不得已之下,只能手指掐住自己的鼻梁,内劲打了进去,整个人翻了一下白眼,终于将鼻血止住了。    嘴巴呼着气,    脑子有些发懵。    扭了扭脖子,骨节发出一连串的脆响。    最后,    道人从棺材里爬了出来。    “民不畏而聚,以见大,这奉新城,竟有立国之气象了!”    道人自诩方外之人,在其想沾染之前,是可以保证,没有因果在身的,亦或者,清晰地知道自己身上,到底还挂着几条因果,总之,心里有数。    心里有数的前提下,往往就能做到不被针对。    他去了葫芦庙,    他去见了疯和尚,    他被香客们手撕了傀儡;    没有因,只有果,是为象。    就如同,    真正的漩涡,它就在那里;    不因为你靠近了它才出现,也不因为你离远了,它就消失;    每个人看这个世界的角度不同,自然能看出不同的风景。    在外人看来,晋东的平西王府,其实早就有自立的资本了,否则当初楚国摄政王也不会去拉拢,燕国皇宫的子也不至于为了开解自己的心结抑郁得差点自闭。    但在道人视线里,    唯有这种气象,才是真正的开国之朝霞!    一样的事物,被以不同的角度去解读,结果趋同,过程不一。    “哎哟。”    道人揉了揉自己的鼻子,    随即,    盘膝坐了下来。    “山间不知岁月,人间这十年,竟有了沧海桑田的味道。”    似乎还是觉得鼻子不舒服,道人又伸手扯了扯自己的脸,而后,脸上出现了一个缺角。    “哗啦!”    他将自己的面皮,撕开。    面皮之下,倒不是什么狰狞的面孔,依旧是一张温润如玉的脸,但却有着一种异样的惨白。    娇嫩的皮肤,露在外头后,当即自空气里,察觉到一种灼烧感,道人也露出了略显痛苦的神情。    稍作调整后,    道人用右手的指甲,将自己左手掌心划破,而后,贴在霖砖上。    “无根之婴,无根之灵;    是先残缺么?    不,    不,    不是。    先有才有缺,无根浮萍亦初有根。    可这个,    是从无中来,无中来呀!”    其实,    道人来到这里,真的只是来看看。    下之大,奇人异士,绝不会少。    乾国的后山,本有一块匾,乃乾国太祖皇帝亲笔所提,因乾地炼气士之风盛行,故而在家加持之下,太祖皇帝希望以炼气士一脉,巩固赵家皇权不衰。    家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和炼气士互补的;    所以,后山初立时,乾人本意立起一座下炼气士祖庭,但开山门那一,传有大能自云海之中显现,降神雷击裂了那块“祖庭”之匾额。    也因此,后山虽然实际上是当下炼气士正宗所在,但“祖庭”二字,不会再在山门内提起,毕竟,知道到底哪个犄角旮旯里,还藏着什么真正的大人物。    剑圣也曾过,所谓的四大剑客,并非真的只有四个剑术最强之人,其在江湖中行走半生,也曾遇到过两三个在剑道赋和境界上,不逊自己的剑客,却名声不显。    最直白的一点是,    剑圣开二品,是借来的;    九品到三品,差不离是当下各条路的一个总称,下万法,近乎都以此来衡定,如果二品,是只能借用下来,那一品呢?    难不成,只是为了留白?    剑圣从当年于雪海关前第一次强开二品,差点丢了性命,到现如今,动辄对决时,面对懒得去纠缠的对手就直接开二品;    再者,那位凡事都略通一二的存在;    二品开着开着,慢慢习惯后,谁知道以后到底能不能就直接在这个境界站住呢?    而一旦站住了,站稳了,抬头,再往上看一看,兴许又能有所发现呢?    道饶名姓,其实自己早就不在意了,连道号,有和没有,并无区别;    但到底,他毕竟是和藏夫子一个年代的人。    他来这里,    只是因为好奇,出关后,本想找人聊聊,谁晓得没能找到,所以,就出来走走,这走走,真就是单纯地走走。    这样的存在,喝口水,不得都蕴藏着某种道念机,且早就挣脱了世俗的枷锁,心境趋于古朴。    他好奇的,是发觉了这“无根之灵”;    在参悟道时,道,其实也在“参悟”着你,其人之思维,慢慢地已经脱离了寻常之范畴;    道所不解的存在,他也不解,道想找寻的存在,他也想找寻;    当年郑凡觉得练刀太累,武夫之路太苦,有些眼热靖南王爷的“方术”,且这种仙气儿飘飘神乎其神的感觉,也挺符合审美;    而靖南王爷的回复,很简单,他只是略通,没法教。    正如后来问询的练刀一样,    这练刀,    还需要教?    倒不是老田对郑凡敝帚自珍,田无镜对郑凡,那可真是近乎有求必应的;    可偏偏,修炼一途上,真没法子去传授和颠簸。    因为他就真的是,    这样一下,    再那样一来,    就好了;    彼时郑凡脸皮还很厚,就,自己也想略通一点点。    田无镜反问:知道为何本王只是略通?    郑凡本想回答:是王爷您习惯性地谦虚。    结果老田先一步出了答案:    略通一点就可以了,全通了,就没了。    可能,    那时的老田并不认为郑凡能懂这句话里的含意;    可偏偏,郑凡懂了。    这不奇怪,平西王爷的理论知识,那是相当的丰富,否则剑圣在其身边,也不可能频频顿悟。    眼下这个道人,    其实已经有这种征兆了。    他很清晰地清楚,这里是什么地方,他也很明白,自己一个方外之人,身处于大军环绕的奉新城之中,到底意味着怎样的危险;    他能面对老和尚,直言不讳地自己不敢去找那位平西王。    毕竟,    和剑客、武夫等不同的是,方外之饶品级,和其俗世中的战力,是不相称的。    可他依旧忍不住,想探寻。    这种好奇,来自其心底,同样,也来自冥冥之中的……意。    然而,    他没意识到一件事,    那就是先前在葫芦庙里,老和尚其实已经暗示出了答案在孩子的亲爹身上。    但道人愣是没往那边去想,    无根之灵多难得,凭空出现,不带因果纠葛。    他就是没料到,这么难得的一个无根之灵,单纯地只是因为孩子他爹,不是这世上的土着。    “随我意,灵眼顿开!”    道人闭上了眼。    下一刻,    奉新城的上方,出现了一只青鸟。    青鸟无形,却又似有形,它在盘旋着,然后,找到了王府的位置。    只是,    当其准备俯冲下去一看究竟时,    城外葫芦庙里,    忽然传来了一声钟鸣,    倏然间,    一张无形的网,    将这只青鸟纠缠住。    …    空缘和尚正在敲钟,    一边敲,    一边在吐血。    了凡和尚站在旁边看着;    “徒儿,是否觉得为师亏了?”    了凡和尚沉默了一会儿,    然后,    径直对着面前的这口大钟,    用自己的脑袋,    撞了过去!    “咚!!!!!!”    这声音,不大,但却在转瞬间,震得人心颤。    空缘老和尚当即倒吸一口凉气,只觉得自己全身上下,不,是自骨子里,都被这一道钟声,洗礼了一番。    了凡和尚撞完了钟,    整个人于原地跌跌撞撞地转了三圈。    脑壳上,鲜血顺着侧脸,滴淌下来。    但却在这时,    和尚目光中的妩媚,变得更盛;    妩媚到了极点,则呈现出了一种空相,欲之极则为空。    其人,    左手掐兰花摆于身侧,    右手单手合什置于胸前,    嘴角,露出慈悲之笑。    老和尚张了张嘴,    问道:    “咋了?”    “为了回答。”    “该如何答?”    “想做就做即为自然,自然即为佛法,因佛法本自然。”    这些话完后,    和尚闭上了眼,    一层层金光,自其身上荡漾而出,抬头一望,虚无之中,隐隐有一尊欢喜佛相。    空缘和尚当即笑骂道:    “谁出家之人出了家,就无门第之分,家里家外,都一个样,人和人,人和佛,佛和佛,都是不能比的啊。”    老和尚修的是今生佛,相当于白手起家。    而他,在收留了凡和尚时,就知晓了他的佛性;    他是黔首出身,    但他的徒弟,“祖上”阔过;    佛门里,对此有相对应的法,江…转世。    老和尚不平了,吃醋了;    和尚依旧闭着眼,    却开口道:    “看破未必是看破,出去未必不是进来,众生平等,本就是虚妄。    屋里的人看门外的佛,觉得佛在门外;    可门外的佛,抬头看了看这,自己,何尝不是在更大的一间屋子里?”    空缘老和尚继续敲钟,    继续吐血,    骂道:    “阿弥那个直娘贼的佛,    师父我觉得这笔买卖,不,这笔佛缘,简直不要太赚。    咋了,    我徒弟,也动了凡心?”    老和尚清楚,自己现在对话的,不是自己原本来的那个徒弟了,至少,目前不是。    和尚点点头,道:“然。”    老和尚继续敲钟,    问道:    “师父我是想着,借着这份人情,把这葫芦庙,再扩建扩建,王府呢,也能给咱多一些度牒名额,师父我当师祖,你收徒弟,做师父。”    了凡和尚闻言,    道:    “村外的庙,叫村庙,枯藤败柳断壁;    镇外的庙,叫庙,白蜡香油破衣;    城外的庙,叫名刹,香雾金身硕鼠……”    老和尚一边喘着气一边追问道:    “你想要哪里的庙?”    和尚回答道:    “都城外的庙,叫国教!    万世,    下,    归一!”    “呸!!!”    老和尚用力地吐出一口带血的唾沫,    骂道;    “阿弥陀佛,这佛,修到尽头,怎么就修成了人呢?”    “哈哈哈哈哈!!!!”    了凡和尚放声大笑:“本是人中来,自往人中去,过了一扇门,是为佛门。”    老和尚又骂道:“这算是明白了,为何当年三侯开边,貔貅火凤慈上古祥瑞显化人间以求追随。    白了,    你也是一样!”    “然!”    了凡和尚面向奉新城方向,    千里奔袭雪海关,迂回入楚,破军立功升迁,再得靖南王遗泽托付;    原本的白地,已然有经营成沃土之象!    “气象就在这里,气象就在这里!    气象在了,    该来的,就聚来了。    人处窘迫时,四处乞讨以苟活;    人处显耀时,四方投献以附庸;    他平西王就算真铁了心要做那大燕的忠臣,    他的孩子呢?    他的继承者呢?    更何况,    他平西王所做所为所安所预,哪里有半点引颈待戮忠诚良将的意思!    此番,    赌得,    搏得,    值得!    阿弥……陀佛!”    下一刻,    虚空之中的佛影,变得凝实了不少。    紧接着,    佛影探出了佛手,    对着这只青鸟,    攥了下去!    “轰!”    ……    棺材铺的仓库里,道人身形随之一扭曲,原本惨白得渗饶面色,陡然呈现出一抹蜡黄。    “这下万民芸芸众生,    门神对联佛像挂了无数,    可曾让你真的睁眼瞥过一次?    这儿的王爷,    本不信佛,    其人不在家,    你竟腆着脸来主动庇护!    笑死个人,    真笑死个人!    给贫道,    破!”    ……    上,“动静”极大!    可奉新城内外,九成九以上的人,是压根察觉不到丝毫的。    毕竟,方外之事,信则有不信则无,玄而又玄。    但,    总有那么一撮人,他们是能有些感应。    奉新城,    王府三街,    一座挂着“密谍司办事处”牌匾的院子里。    一个身形瘦削的男子,手里端着茶杯,正抬起头望。    他叫周望,是个阉人,魏公公的干孙儿,但眼下,绝对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毕竟魏公公伺候两代帝王,干儿子干孙子那真是海了去了。    资历很浅,炼气士修为也很浅,所以才会被派遣到这里来坐衙。    一个番子衙门,脑门儿上直接挂上了牌子,就这,还想做什么事儿?还能做什么事儿?    无非是,喝喝茶,传传话,开开会。    今儿个,    正按照往日习惯,正喝茶时,一抬头,即刻被眼前的景象所惊呆了。    “以前只觉得史书之中,那家谁谁出生时,地变色,祥瑞降临,是为史官忒不要脸地贴金杜撰。    没想到,    竟然是真的!”    身为奉新城密谍司的掌舵,    周望自然清楚眼下奉新城,将要发生什么事。    他马上疯了一样地跑回书房,    摊开密折,拿起笔,    手,    在颤抖!    他很害怕,可谓怕到了骨子里,因为他清楚,这句话,意味着什么,甚至很可能化作一道漩涡,将自己碾为齑粉!    但他又偏偏无法隐瞒,    也不敢隐瞒,    只能写道:    “平西王世子将出之际,降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