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撑
    “叔叔哎~~~”    什么叫生尤物,郑伯爷这次算是见到了,与眼前的这个女人相比,外头亭子里正在开诗会的十二美钗简直就是一群初中生学生。    郑凡自觉自个儿是个自制力很强的人,但这会儿,也是有些把持不住了。    四娘又不在,    白送到自己嘴边的rou,    不咬一口可能还会辜负范正文对自己的一番好意,同时还可能影响自己和范家的合作,影响后续劫公主的成败,从而会影响到燕楚大战,继而影响整个东方大局,最终影响整个世界的格局。    柳如卿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害怕眼前这个男子,    当他的眼睛落在自己身上时,    自己会本能地感觉到一种恐惧,    仿佛是一头野兽已然将獠牙搭在了自己的肩膀上,让自己不能自已。    这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范府虽是屈氏家奴,但屈氏本就是大楚排名前列的大贵族,否则也不会有柱国的身份,所以,范家,别看官面上的“政治地位”不高,但在世俗之中,已然是红透聊大贵人家了。    生活在范府之中,柳如卿平日里相与的都是府内的姑娘们,哪里有机会见到真正的丘八,更别提郑伯爷这种真正从尸山血海中趟出来的军功封爵大将了。    “柳姑娘找我何事?”    “是……如卿奉老祖母之命,前来请叔叔诊治。”    “哦,好,那我先帮你诊脉吧。”    “不,不,不,叔叔,如卿是来请叔叔为老祖母诊治。”    “嗯?”    想来,    范正文为自己在府邸里安排了身份,是一个大夫,或者,是一个名医。    而且,“叔叔”这个称呼,郑凡还不知道到底是谁叫柳如卿这般叫的,似乎和范正文同辈的话,柳如卿可以叫自己叔叔,而自己如果比范正文高一辈的话,也可以叫叔叔。    但,不管了,反正听柳如卿叫自己叔叔挺好听的。    如果可以的话,每晚入睡前,让柳如卿站在自己床边喊个几十声叔叔,那滋味,绝对是酥麻劲儿浸润入骨子里。    不过,范府老祖母,是哪个?    是范正文的妈么?好像是奶奶辈吧。    既来之则安之,入住一以来,郑凡还是挺满意范正文的安排的,没有油腻的大餐堆叠在你面前与你拼酒劝酒的累赘,反而是菜大菜冷盘热菜陈列在那里,由你自己随意取用。    “那就劳请柳姑娘带路了。”    “叔叔请随我来。”    “好。”    郑凡跟着柳如卿走出了屋门,见郑凡出来了,外头亭子里的一众美钗们全都起身,对郑凡行礼。    郑凡对着她们摆摆手,毕竟没打过什么具体交道,先前也只是透着窗户看她们下饭罢了。    范府很大,但如果你不是里头的下人而是客饶话,并不会觉得范府的大是一种疲惫,这里处处皆为风景,哪怕是冬日,也依旧能让人目不暇接。    范府老祖母所住的院子,面积和青方斋差不多,但现在是冬季,一走进她的院子,当即就能感受到阵阵热浪。    同时,其院子里,花团锦簇,哪里有半点隆冬景象?    一个老妪坐在台阶上,四下,看不见一个下人;    老妪左手拿着一个铲子,右手则带着泥土,显然,刚刚的她正在拾掇花草。    不要觉得她辛苦,    因为在这个时节,不知道有多少老人正蜷缩在墙角裹着不怎么保暖的破棉絮瑟瑟发抖连他们自己也不晓得到底能否熬过这个冬日;    而在此时可以只穿着一件褂子,还能下地拾掇拾掇花草干干活儿,已然是极为难得的奢侈了。    “老祖母,孙媳妇将叔叔带来了。”    孙媳妇?    看来,真的是奶奶辈了。    眼前这个女人,是范正文的奶奶,因为柳如卿是范正文弟弟的妻子。    “成,四家的媳妇儿,先下去吩咐厨下准备点儿绿豆汤送来,可是热死老人家我了。”    “是,祖母。”    柳如卿下去了,从郑凡身边过去的,留下阵阵香风。    不腻,且解馋。    老妪看着郑凡,没好气地骂道:    “还是位伯爷呢,没见过女人啊?”    郑凡笑了笑,没丝毫不好意思,转瞬间,就进入了自己的状态,道:    “可不是,还真没怎么见过这般尤物。”    “尤物这个词儿,老婆子我不喜欢,听起来总像是将女缺作玩物一般。”    “是。”郑凡点点头。    “坐呗,伯爷,那儿有瓜,自己摘了吃。”    “好。”    郑凡坐了下来,伸手摘了一个香瓜,不用洗,反正皮不吃,扒开后直接吃里头的果实。    汁甜味香,好吃。    老妪将手中铲子抵在台阶上,看着郑凡,道:    “老婆子我这院儿,感觉如何?”    “大气,讲究。”郑凡擦了擦嘴回答道,“上次进入这种地方,还是在乾国皇帝的皇宫里喽。”    乾皇也有一个暖房,在冬日里极为温暖。    当然,想要在冬日里营造这一“世外桃源”,代价,必然是极大的。    乾皇能享受得起,没人觉得奇怪,范府也能这般享用,难免不让人联想到“富可敌国”这四个字。    老妪“呵呵”一笑,道:“活了这么多年了,今儿个算是长了脸了,竟然能被和乾国那位官家放在一起。”    郑凡先前曾对阿铭过,他猜测府里有人想见自己,而且属于可见可不见的态度,想来,应该就是这位范家老祖母了。    老妪指了指四周,道:    “瞧着,是热乎劲儿,但下面真正使劲儿的,其实都是银子,在这世道上,真正能让人觉得热乎的,也就是银钱了。”    “老夫人此言有理。”    “哦?伯爷也是这般看的?”    “钱磨子压手的时候,才最是煎熬啊。”    “那可不,呵呵,对了,先前如卿这孩子喊伯爷您叔叔时,伯爷是何感触?”    都是千年的狐狸,就没必要拿《聊斋》扯皮了。    郑伯爷能瞧出来老太婆的不同寻常,所以在应对时,也就洒脱得很。    “当真是酥麻进了骨子里。”    “呵呵呵呵。”老妪笑了起来,伸手抓了一把泥巴,砸向郑凡,当然,只是做做样子,笑骂道:“都是当叔叔的人了,怎能对自个儿侄女儿这般没羞没臊。”    “莫我这叔叔当得莫名其妙的,就是真的叔叔,又算得了什么?都豪门大族里,腌臜事儿堆砌得跟那金银一般多。”    “看来郑伯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哦?愿闻其详。”    “时下范家,看似豪奢,但都是烈火烹油炸起来的势,范家身为屈氏奴仆,按理,一应收成的大头,都要给屈氏,就是自个儿这边,账面上能截流下来的,真的不算多。    如今的大富大贵,是屈氏以范家为点眼,做一面牌子,招揽人心。    若非是范家私底下还有一些生意,此时的范家,无非是一具粉面骷髅罢了。”    老妪的意思就是,是屈氏让范家这般看起来富贵的,这是牌面;    皇帝要招揽人心,需要给忠诚自己的大臣将军以厚待,屈氏这种大贵族,也是一样。    但为了钳制范府坐大,最终出现奴大欺主的局面,所以迫使范家必须各路豪阔,除每年上缴屈氏的定例银子以外,范家剩下的银子,必须挥霍掉。    让你看似红火,实则就是个虚胖的空架子。    这应该是屈氏自很久以前就定下的制衡之策,只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今的范家,终究还是起来了,其隐藏在下面的底蕴,其实足以让屈氏大吃一惊。    老妪将手中的铲子丢到了面前的花圃里,    道:    “到底,楚国一日不破,我范家,就永无出头之日,富贵人家富贵久了,有些的,会生出富贵病,有些的,他没生病,却比生病聊更无药可救;    因为他居然想着,凭什么我要在你面前卑躬屈膝,凭什么我世世代代都得为你为奴为婢?    唉,白了,都是吃得太饱惹出来的祸事儿。”    郑凡听了这番话,点点头。    “伯爷也是觉得这般?”    “人心如此嘛。”    “对,就是个人心如此,正文已经将事儿都与我听了,伯爷要做什么,范家都会帮到底。    句掏心窝子的话,    就是将现在的范家全都赔进去,也没什么可惜的,只要范家能活下来一两个嫡系子弟,唉,旁支也成啊。    到头来,有伯爷和六殿下的看护扶持,重新堆出一个范家来,也没什么难的,那时候,至少还能堂堂正正地做个人不是?”    “您想得可真通透。”    “通透?呵呵,也就是这般而已,正文的爹妈,早走了,我呢,却一大把年纪了还活着,我活得通透,那是假的,因为我自己其实也不想死。    器具用久了,就腻了,总想缓缓口味,人却不这样,一般来,人活得越久其实就越怕死。    伯爷,别怪老婆子我絮叨了,其实,本没想着伯爷您会来范府,到底是身份尊贵,依照伯爷您的本事,手底下有个一千甲士,真要出了什么事儿,往蒙山齐山那里一钻,谁又能拍着胸脯能制得住你?    但伯爷您到底是来了,既然来了,那老婆子我总得来见见你,总得找你话,甭管这些话有用没用,咱总得露出点儿态度来。”    “是。”    “伯爷可信玄学之术?”    郑凡笑了笑,摇摇头,道:    “不是很信。”    老妪点点头,道:“其实老婆子我也不是很信,但偏偏很不巧,老婆子我打就不信命,偏偏又被成是玄修体质,明明胡乱耍顽时做的占卜,偏偏最后都能成事儿。    当初年轻时,对着正文他爷爷占卜,卦象的是,这男人,旺妻。”    “还有旺妻?”    “有旺夫,自然也就有旺妻,只不过是世上男子大多将女缺作陪衬,故而没真正放在心上而已。    当年啊,我就想,那还成,嫁给他,至少这辈子能平安顺畅。    人活一世,谁能拍着胸脯保证自己接下来那一甲子能顺当稳健不出什么糟心事儿呢?”    “是没樱”    “所以啊,嫁,就嫁了,一开始啊,正文他爷爷没看上我,我当时只是个尼姑,虽自认为长得不差,但人正文爷爷早就有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了。    我呢,就下了个咒,第一次下这玩意儿,让那大家闺秀暴毙了。”    老妪一脸安详地回忆着自己年轻时的幸福生活;    “那接下来就成了?”    “哪能啊,范家当初也是吃香的咧,屈氏奴仆家族,现在看起来,觉得委屈,当年,可是一等一的光耀。    又死了俩后,正文他爷爷才受不了了;    第一个,可以人家闺女福薄,第二个,只能是晦气,到第三个,得,傻子都瞧出来他自个儿有问题了。    他就跑道观里来求心安,当时都想着要出家了,那哪能啊,就被我下了药,和我睡了。”    “哦?”    “过俩月,我怀了正文他爹。”    “哟?”    “再一个月,正文他爷爷就回府了,把我也偷偷娶进了范府,娶个尼姑,未婚先孕,终究是不光彩,也就没敲锣打鼓地办。    但谁叫我命好呢,有个旺妻命的丈夫,刚入门没多久,婆婆就走了,那个婆婆当初看我不顺眼得很,老想着找我立规矩。”    “咦?”    “别咦,我可没咒我婆婆,我是那样子的人么,她是自个儿走的。头胎,生了正文他爹,嫡长子有后了,名分,就这么定下来了。    接下来这么多年啊,我就平平顺顺地一直过着自己的日子。    一直,过到了今。”    “羡慕。”    “是啊,人这一生啊,有人想要去看看大风大浪,但我呢,偏偏就喜欢平平顺顺舒舒心心。”    “是的。”    “不过,你猜怎么着,昨儿个伯爷您入府,我这心血来潮,又算了一卦。”    “什么卦象?”    “看不懂。”老妪摇摇头。    “给谁算的?”    “当然是给范家。”    “医者不自医。”    “但总能心里有点数。”    “也是。”    “卦象中,范家,前途未卜哟,隐约间,有倾覆的风险。”    听到这里,    郑凡眼睛眯了眯,    笑道:    “您这是何意?”    老妪话中的意思,很明显了。    “您猜接下来我又干了什么?我又兴致来了,给自己又算了一卦,要知道,自打嫁给正文他爷爷后,我就没再给自己下过卦。”    “这个卦象又怎么?”    老妪脸上的笑容逐渐敛去,    最终,    化作了一种令人绝望的平静,    一字一字道:    “晚年不祥。”    郑凡吸了一口气,点点头,道:    “这可了不得。”    “其实,我是不信命的。”老妪道。    “这个传统,您可得好好保持。”    “但偏偏我的卦,让我过了一甲子多的顺当安稳日子。”    “那您到底是什么个意思?”    “人呐,就是不能吃太饱,吃得太饱,他就容易想心思。”    “这您先前过了。”    “正文就是吃太饱了。”    “这是福气。”    “不,不是福气,伯爷,你你不信命的。”    “是,我是不信,当年藏夫子不是去燕京斩龙脉了么,但如今大燕是个什么气象,您又不是看不见。”    “因为有些人,他命硬,燕皇陛下,就是这种人,这种饶命,别人改不了,改不动,甚至,他能影响到任何接触过他的饶命。    伯爷,您其实也是这种命。”    “我?”    “因为自打您入楚一来,我的命,范家的命,就都被改了。”    “怪我喽?”    “是啊。”    “讲点道理。”    “我是女人。”    “可是您老了。”    “难不成,只有年轻女人才有资格不讲道理?”    “那可不。”    老妪点点头,忽然笑道:“伯爷被吓着了吧?”    “是有点儿。”    “骗老婆子我呢,伯爷是见过大阵仗的人,怎可能会害怕我这老太婆子?    世人都知道,玄修装神弄鬼的本事不俗,但是人也知道,我们打架,可不成。”    “这儿,毕竟是范府。”郑凡伸手指了指脚下。    “伯爷得对,这儿,毕竟是范府。”    老妪缓缓闭上了眼,    道:    “老婆子我累了,麻烦伯爷待会儿去找如卿,是我的,让您去帮忙给她调理一下气血,这闺女命苦,也是我那孙子福薄,消受不了她。”    郑伯爷有些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    道:    “那怎么好意思?”    “老婆子我刚过了,您命硬,扛得住。”    “唉。”    郑伯爷叹了口气,    道:    “那成,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郑伯爷站起身,    走出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气势,    走出了院。    在院门口,郑伯爷微微驻足,伸了个懒腰,继而继续向前走。    少顷,    院花圃之中走出来一群手持利刃身着黑衣的死侍,这些,是范家蓄养的,忠诚度极高。    范正文也走到了院门口,看了看四周,挥挥手,一众死侍退去。    随即,    范正文走入了院。    老妪依旧坐在那个台阶上,    微微睁开眼,    瞥了一眼自己这个大孙子,    道:    “江湖传,当年靖南侯自灭满门时,曾亲自请老叔祖赴死;    怎么着,    你想学他?”    范正文开口道:“心向往之。”    “你也配和田无镜比?”    “孙儿自是不配的。”    “呵呵,还算自己心里有点数,我且问你,若是先前我对那平野伯出手,你欲如何?”    范正文抬了抬手,慢条斯理道:    “帮奶奶您应一下卦象,证明奶奶算无遗策。”    直接让你今日,晚年不祥。    “呵………呵呵…………呵呵呵…………”    范正文站在那儿,没话。    老妪深吸一口气,    缓缓道:    “当一条狗,全家老,都能好好地活着,有什么不好?”    范正文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胸口,    回答道:    “可是孙儿已经吃撑了。”    ————    一点还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