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送礼
    ,魔临    “客官,您的面。”    “客官,这是您的五碗面,还有五碗面出锅了就给您送来。”    剑婢和樊力面对面地坐在面馆桌子旁。    面是葱花儿面,没浇头,但面筋道,汤也鲜美,吃起来,很是过瘾。    且因为面馆这大锅煮面也下馄饨,所以时不时的面碗里头还能发现几块馄饨皮,运气好,还能有完整的一个小馄饨,也算是一种丰富了。    樊力吃面的速度很快,因为他嘴巴大,筷子一插,一挑,一转,基本上碗里面七七八八就全都串上了,再一齐地往嘴里一送。    咀嚼后咽下,再端起面碗,将汤和剩下的些许面条一并喝下去。    “噔!”    空碗一放,继续对付下一碗。    剑婢吃起来就文雅多了,吃一小口面,再喝一口汤,颇有一种大家闺秀的意思。    时不时的,    剑婢还抬头看了看外头的街道,外面是骡马集市,人头攒动。    一路行来,自打出了雪海关,就是寂寥;    不过,越往西,越靠近燕地,烟火气息也就开始慢慢恢复了,一直到了燕京郊外,确实能给人一种京城在望的感觉。    剑婢是乾人,乾国上京也待过,在她看来,乾国的上京肯定比燕京更为精细,无论是画舫上的莺歌燕舞还是柳林畔的诗词歌赋,都给人一种写意浪漫的感觉。    而燕京这里,则充斥着一种豪迈气息,这不仅仅体现在这里的人身上,甚至是连这里的牲口在打响鼻时,仿佛也带着一种高傲和不可一世。    自己第一任师傅曾和自己笑着说过,    他说乾国的上京百姓,喜欢表面上谦恭涵养,一边对你笑着一边在心底戏谑你是乡野刁民,一如青楼里的姐儿,拿着红绸子捂着嘴笑声虽出,其实则是在骂你粗鄙。    而燕京地界儿的燕人百姓,他们不会瞧不起觉得你是刁民,因为他们自己就以当刁民为荣。    樊力已经吃好了第五碗面,    在等着小二将剩下的五碗送上来的空档,抬头看向剑婢,道:    “要凉了唉。”    剑婢低下头,继续吃面。    吃了面,    樊力拉着剑婢走出面馆。    樊力将一个小软垫绑在自己的右侧肩膀上,    剑婢坐了上去。    这一路,他们没骑马,剑婢就是坐在那里,樊力跑过来的。    用樊力的话来说,    骑马,    费事。    继续往西走,    日落城关之前,他们进了京城。    寻了一间客栈,住下来后,樊力主动蹲在房门外,里头,剑婢在洗澡。    等了好一会儿,    剑婢推开门,头发有些湿,披散在肩上。    近两年的时光,剑婢也长出落了不少,以前,不仅仅是天生剑胚,还是个美人胚子,现在,不能叫美人胚子了,因为已经是个小美人了。    年龄,尚且有一些尴尬,但已经在某些禽兽的可接受范围。    “逛逛?”樊力开口问道。    来到京城,得逛逛的。    剑婢点点头,    随即道:    “我要吃烤鸭。”    ……    全德楼,包厢。    剑婢吃了几口烤鸭就放下来了,懒得再去包面饼子。    樊力见状,问道:    “不好吃?”    剑婢点点头,道:“rou老了。”    剑婢是能吃得了苦的,自记事起就跟着乾国第二剑走南闯北,时常过着有这顿没下顿的日子,之后跟着郑凡,日子过得好了不少,谈不上锦衣玉食吧,但想吃鸡就能吃鸡想吃鱼也能吃到鱼。    烤鸭不好吃,因为是慕名而来吃的,所以失望,所以不想吃。    樊力点点头,左手抓了一大把烤鸭,右手抓了一大把面饼子,依次塞入自己嘴里。    随后,    二人下了楼。    剑婢依旧坐在樊力的肩膀上,    小姑娘喜欢坐在这里的感觉,因为樊力很高,而坐在樊力肩膀上的她,是这条街最高的人。    樊力问她要不要吃冰糖葫芦,    剑婢不屑道:    “小孩子才会吃的东西。”    然后,    让樊力连带着插冰糖葫芦的草棒也一起买了下来。    樊力右手拿着草棒,剑婢伸手可及,吃得很开心。    二人就这么一直溜达着,    除了冰糖葫芦以外,其他东西一个没买,只是看看。    而樊力是一个能靠着双腿,从雪海关跑到燕京来的男人,自是不会在此时觉得腿酸发麻。    燕京城百香街,正在扫水,两侧商户屋檐上也挂起了象征着喜庆的红灯笼。    就说,三天后大燕六皇子的大婚,将从这里过。    没有走官道,也没有走正街,反而选的是这条很窄很小的道。    比之当初太子那场中断的大婚,在气派和规模上,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京里传言,大燕六皇子一直不为陛下所喜,故而才有此待遇,甚至有传闻说,这位六皇子娶的还是民家女。    瞧瞧,瞧瞧,要是真讨喜哪能会娶民家寻常女子?    京里的老百姓大多不会觉得皇子娶民家女使得他们与有荣焉,反而会可怜这位皇子。    樊力和剑婢也来到这条街面上。    剑婢已经吃好了冰糖葫芦,    从樊力背在背后的行囊里取出一个鱼泡泡一样的滑腻玩意儿拿出来,    对着嘴,    开始吹气。    鱼泡被吹鼓起来,成了一个球。    剑婢手指捏住卡口位置,一边玩着这个球一边问道:    “这玩意儿干嘛用的?还怪好玩儿的。”    樊力回答道:    “抓蝌蚪的。”    “抓蝌蚪的?怎么抓?那你来陪我一起抓好不?”    樊力摇摇头,道:    “俺抓不来。”    “没事儿,我来帮你。”    樊力眉头微皱,    随即坚定地摇头,    道:    “不用。”    和一个小女孩,解释古代版碧云涛的用法,科普这类的生理知识,对于樊力而言,实在是很浩大的一个工程。    既然麻烦,樊力就不打算解释了。    “这玩意儿带着来干嘛?”    剑婢知道樊力的行囊里,一袋背着一些小玩意儿,一袋,背的都是银子。    “送给六皇子的。”樊力回答道。    “主上送的?”    “是。”    紧接着,    樊力又答道:    “现在,不用送了。”    因为燕京和雪海关距离遥远的关系,书信往来有着很大的时差。    郑凡在收到小六子的信说他准备结婚时,就派出了樊力出马,代替自己去燕京参礼。    因为雪海关的基础建设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阿铭在忙作坊的事,其他魔王也都有各自工作,也就只有樊力现在空着,就被派出来了。    剑婢吵着要一起来,    最后跟来了,    据说剑圣大人在发现自己徒弟被拐走后气得不轻。    只是,郑凡没想到的是,何家女已经怀孕了,那样一来,这个特制的鱼泡泡,也就没用武之地了。    “话说,主上就给你钱让你在京城里买礼物,是不是太随意了一些?”    樊力点点头,道:    “主上说,他们关系好,所以怎么方便怎么来。”    雪海关倒是可以派出一支送礼队伍,敲锣打鼓地过来,但真没这个必要。    一来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二来则是路途遥远,很不划算。    樊力自己过来,带上钱,就在燕京城采买,可谓是真正儿的方便快捷。    “那我们买什么?明日就要去送礼了吧?”    “嗯。”    “买古玩?买字画?买玉器?”    樊力摇摇头,道:    “主上说,要买一些接地气的东西。”    “接地气?”    “对,主上还说,要一眼就看出诚意,还得醒目,鹤立鸡群。”    “唔,那要买什么?”    ……    百香街新开了一家猪rou铺,铺主是外地人,其实,真不算外地了,因为南安县城也在天成郡,但在京城本地人看来,出了这座东西南北门,哪怕是住在城外田庄里的,也都是外地人。    摊主姓何,他儿子做帮手。    小生意刚开张,谈不上红火,但摊主为人和气,是个会做买卖的。    “哎哎哎,初啊,那个灯笼再往右一些,对对对,挂正了啊,挂正了。”    老何头在指挥着自己儿子挂红灯笼。    旁边一处卖干货的铺子泼辣寡妇老板娘倚着门板一边嗑瓜子一边笑话道:    “哎哟,我说老何啊,瞧你这上心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人六皇子殿下娶的是你家闺女呢。”    挂灯笼的何初闻言,傻乎乎的笑。    老何头则道:    “外头人进京,头一次见这种皇家的热闹,多少得凑个趣不是,以前在老家,可碰不上这种大事儿。”    “也是,不过啊,慢慢的,也就习惯了,以后日子可还长着呢。”    “那是,那是。”    老何头转过身,正准备再磨磨刀,却看见一座铁塔一般的身影出现在自己摊位前。    老何头抬起头,    脖子有些痛,    因为眼前这个人,实在是太高了。    而旁边的寡妇老板,眼睛当即瞪直了,同时还下意识地用舌头舔了舔嘴唇。    这个大高个汉子就这么站在摊位前,    其肩膀上,还坐着一个少女。    “这个,客官,买猪rou么?”    老何头有些发怵地问道。    樊力点点头,扭头看向坐在自己肩膀上的剑婢。    剑婢抛出一小袋银子,“咯噔”一声,落在了老何头的案板上。    “买三头大肥猪,绑上红绳儿,戴上红花,我们送礼用的。”    ————    晚安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