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国书
    翌日清晨,一小宦官来到皇子府邸传达了陛下口谕,宣自己入宫。    姬成玦没急急忙忙地大老早就进宫候着,而是睡到个满饱,再悠哉悠哉地吃了两碗何家小娘子亲手煮的rou粥,这才心满意足地坐上张公公驾的马车向皇宫进发。    倒不是他自己托大,纯粹是因为他又不参加早朝,自己早早地去了也是在宫内干候着,得等到自家老子下朝后过来,都是等,自然是在家里等更舒坦了。    至于说最重要的君前态度,    他们父子之间,    真的没必要过多累赘的假惺惺了。    坐御书房里,主动喝了两盏茶,外头传来了脚步声。    姬成玦放下茶盏,马上起身;    随即,    燕皇步入御书房,扫了一眼站在角落里的姬成玦后,不作他语,转而伸展开手臂,魏忠河亲自出手帮燕皇解下龙袍。    龙袍解下,新茶水奉上后,魏忠河心领神会地走出了御书房,站在了门口候着。    自打宫中那位太爷于天虎山上走了之后,大燕的密谍司,无论是名义上还是实际上的掌舵,其实都是他魏公公了。    一些事儿,别人嗅不出什么味道,他要是嗅不出来,那可就真没脸继续待在这个位置上了。    最重要的是,那些进士出身的官吏们你驱使他们做事儿后,又不能杀他们灭口,想要调查幕后主使者,难度,真的不大。    但魏忠河也只是浅尝辄止,在查出六皇子的影子后,就停下了。    没有燕皇的旨意,他不方便继续挖掘下去。    站在门口的魏公公心里不禁有些感慨,    以前总是习惯了看陛下苛刻六殿下,    但现在看来,    这位六殿下,也绝非好相与的主儿,你以为早就剔除掉了他的羽翼,但他总能再给你一些“惊喜”。    这种手腕和感觉,让魏公公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刚入王府伺候当今陛下的那会儿,那会儿的陛下也年轻,但在行事上,已经流露出那么一股子“智珠在握”的气象了。    只不过和陛下不同的是,陛下一直很优秀,先皇在位时虽然各种荒唐,求神问道,但在立储这件事上,从未动摇和含糊过。    魏公公下意识地眯了眯眼,脸上继续挂着弥勒佛一般的笑容。    身为奴才,也就只能在心里想想这些大逆不道的事儿了,天家的事儿,可容不得他去插手。    御书房内,    燕皇坐了下来。    姬成玦上前行礼:    “儿臣给父皇请安。”    “免了吧。”    “谢父皇。”    “户部的事儿,说说?”    “回父皇的话,儿臣原本就准备明日入宫求见的。”    说着,    姬成玦从怀中取出一份很厚的折子,没喊魏公公进来,而是主动送到燕皇御案上。    “父皇,这是儿臣这些日子以来观风户部所得之心得,同时还有儿臣对我大燕钱粮商贾之政改良之策十三道,请父皇过目。”    燕皇把自己的手掌放在折子上,轻轻拍了拍。    他先前问的是户部的事儿,    他儿子也回答的是户部的事儿;    而所谓的原户部尚书徐广怀,在此时居然就不算什么户部的人了,    不,    是连人都不算了。    燕皇有些疲惫地伸手揉了揉自己的眉心,他一天要忙的事情很多,所以有时候想要和自己这个儿子玩儿心思斗法时,往往就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其实,他自己心里也清楚,不是自己太累了,而是这个儿子,实在不是凡品。    “朕,稍后看。”    “是,父皇。”    “和楚国盟约的事,你怎么看?”燕皇问道。    姬成玦沉默不语。    燕皇在等,他以为自己这儿子在思考;    毕竟,这可是大事,轻率间可无法也不敢做出回答。    皇帝经常会考问皇子,皇子也必须正肃做答。    但在喝了两口茶,燕皇却发现自己这个儿子依旧只是在那里站着,表情平淡,不是思考的神色。    “说啊。”    燕皇又问了一遍。    姬成玦俯首道:    “回父皇的话,儿臣,儿臣已经回禀完了。”    “回禀完了?”    “是的,父皇。”    燕皇叹了口气,紧接着,他调整了一下坐姿,向椅子右侧靠了靠,伸手指了指姬成玦,    道:    “越来越放肆了。”    这是警告。    但这话听在姬成玦耳里,则让其情不自禁地想起姓郑的曾说过的那句话,又当又立。    要用自己,    又要打压自己,    很纠结吧?    我知道你在乎的是什么,你不在乎家人,不在乎亲族,你在乎的,只有你的天下。    这么多年来,    一直被连削带打,    姬成玦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反制的手段。    我是你的儿子,你对你儿子的底线就是,可以随意糟蹋,但最好,不杀。    这就是你那如山岳一般的父爱。    因为我能帮你管理钱粮,让你完成一统诸夏的夙愿,所以,我才能站在这里,站在你的面前;    因为这次集体发难的,是那些进士官员,你为了你的万世基业,不会去对他们下手,转而牺牲了你用得还算顺手的徐广怀。    父子这个身份,已经无法形成一种特定的纽带了,人说,虎毒不食子,但在自家父皇这里,他不会食子,他只是漠视。    那就只能拿捏着你最舍不得的东西,去逼迫你让步,逼迫你对我进行容忍。    我放肆?    得嘞,    小爷我这次入京来,就已经意念通达了。    心里,是这般想的,但嘴上,姬成玦还是惶恐道:    “儿臣不敢。”    燕皇盯着这个儿子,没说话。    他很不喜欢这种“言简意赅”的对话方式,    彼此一句话,就能心领神会,    再复杂的事,    似乎几句下来,也就交流完了。    这很不符合正常的“交流”和“奏对”模式,    但偏偏彼此心里都清楚,一两句话就能点拨好所有意思,    外加眼下又没外人,    难不成父子俩个还要特意表演个你来我往特意多费点唾沫?    抛开其他不谈,    身为一代帝王,    你的心思能被人完全猜透,本身就是一件极为敏感的事。    就在这时,魏公公走进来禀报道:    “陛下,太子来了。”    “让他进来。”    太子进来了,只不过当他看见同样站在御书房里的姬成玦时,心里还是微微一讶,但脸上却马上露出了和煦温和的笑容,道:    “六弟,你也在这里啊,这么多天没见,倒是让我想得紧。”    姬成玦站在那里没动,目光向右游离;    如果此时注意观察的话,燕皇在此时也做了一个相似的动作。    很显然,    这对父子对太子殿下的这种很是虚伪的“热情”和“客套”,都选择了跳步。    不是姬成玦孤傲,其实平日里,他也没那般锋芒毕露,只是现在这会儿还没从先前和自家父皇交流的模式中脱离出来。    燕皇也是有同样的感觉,看着太子站在姬成玦面前嘘寒问暖,兄弟和睦的样子,原本刚刚还对自己这个第六子和自己说话太简单而觉得不舒服的燕皇忽然感到了一股更深刻的厌恶。    他甚至有一种冲动,想问问太子,    朕现在就给你一把剑,    你把你六弟杀了吧,    你愿意不愿意?    当然,这些心思只能在心里动一动,就和先前站在门口的魏公公一般。    世界上最坚硬的东西,就是肚皮了,因为它能隔开人心。    你很难猜出在皮囊的伪装下,那个人到底在想着什么样的心思。    太子被吃了个冷羹,也不恼,只是转而面向燕皇,道:    “父皇,盟约一切细节,都已经敲定了。”    这份盟约,太子可是花费了极大的心血去完成的,可以说,这是其入主东宫之后所做的,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大事,他很重视,也很慎重。    徐广怀的出事,虽对盟约有些许波澜,但问题也不是很大。    燕皇点点头,道:    “太子辛苦了。”    “儿臣不敢当一句辛苦,这是儿臣职责所在。”    魏忠河走过来,将一通折子递送到了燕皇面前。    燕皇伸手,翻了翻,道:    “行了,你们都退下吧,朕乏了。”    太子愣了一下,他没想到会是这种局面。    简单一句辛苦,自己再简单一句客气,就这么让自己退下了?    自己这些时日,废寝忘食地忙活了这么久,就这么轻飘飘一句打发了?    太子当然不是想要什么赏赐,身为一国储君,他其实已经是赏无可赏的层次了,总不能让燕皇退位当太上皇把位置让给他吧?    姬成玦看着太子的神情,有些想笑。    怎么着,    还想听老头子的表扬?    让老头子把你亲亲抱抱举高高?    但很快,    姬成玦就微微蹙眉,    呵,    自己瞧不起人家什么呢;    明明是同一个老王八下的蛋,    偏偏你那个是爹,    我这个就是王八?    当然了,都这么大年纪了,也没什么好争宠吃醋的意思了。    且撇开那一层太子礼服的外皮,    咱俩的母族都被上面的那位给推平了,我娘走得早,你娘也癔症了,俩小王八蛋在这里吃个什么味儿呢;    一念至此,    姬成玦抬头看向坐在上面的燕皇,    嘿,    老王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它们可能阴暗、可能大逆不道,但都很巧妙地用伪装做着遮掩。    “儿臣告退!”    “儿臣告退!”    姬成玦和太子一起走出了御书房,御书房外头,就是御花园。    太子似乎也没有再继续兄友弟恭的戏码,只是先停下脚步,姬成玦也随之停下。    “徐尚书的事,你知道吧?”    姬成玦点点头,回答道:“有所耳闻。”    “你不是在户部观风么?”    你户部老大都被人给踹下去了,你就只是有所耳闻?    “太子说笑了,弟弟我其实就是在户部点个卯,其余的,也没什么事儿可以干。”    “六弟,你是有才的,这一点,哥哥我深信不疑。”    “太子过奖了,您才是我等兄弟的榜样。”    “多做点正事,为国,为家,多做点正事。”    “臣谨遵太子教诲。”    似乎是觉得这话说得有些重了,太子犹豫了一下,又开口道:    “今日有闲么?”    “太子有何吩咐?”    “家里一个下人弄来了一些野味,你知道的,我是吃不惯这些的,但郡主应该喜欢,你自己提一份,剩下的,替我送去西园。”    “臣弟明白,多谢太子赏赐。”    婚期,因为战事而隔断了。    且新婚夫妻在过门成亲前,按照风俗礼法,是不能私下再见面的,所以,太子现在去西园不合适,会显得很不庄重。    这一点上,反倒是没有姬成玦自在,自己与何家小娘子的婚事也没正式cao办,但他还是直接将人家安排在自己府邸里。    嗯,    因为自家那个大舅哥,现在是不敢对自己挥刀了。    但郡主身边的李良申,    可是敢对太子挥剑的。    “六弟,等盟约缔结好了,我大婚那日,你也一起过来陪我迎亲吧。”    上一次大婚开始时,    姬成玦人不在迎亲队伍里,    他穿着捕快服,坐在全德楼内吃鸭子。    现在,他回来了,名正言顺地回来了,理所应当地需要邀请自己。    很显然,徐广怀的倒台,太子已经怀疑到自己身上了,但姬成玦连自家老子都没想着去隐瞒,那怎么可能还会害怕被太子知道?    “这是臣弟的荣幸。”    “你我兄弟,何必如此生分。”    “太子,君臣有别。”    “唉………”    太子发出一声叹息,转身,先一步离开了。    他要去偏殿的,他还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处理。    而姬成玦,则是要出宫回皇子府邸的,所以并不同路。    走到宫门口,上了张公公驾的马车。    张公公一边驾车一边开口道:    “主子,东宫那边又在开始采购东西了,许是为第二次大婚做准备了。”    “刚刚太子还请我大婚那一日一起去陪着他迎亲。”    “那奴才这些日子去准备些礼品?”    姬成玦摇摇头,    道:    “结不成。”    ……    御书房内,    燕皇手里拿着姬成玦先前呈送上来的折子正在看着。    魏忠河过来续茶水,小声提醒道:    “陛下,是不是该进午膳了?”    燕皇放下了手中的折子,    不知不觉间,居然看这折子看了好一会儿了,点头道:    “传膳吧。”    “是。”    魏忠河转身准备下去传膳。    “还有………”    魏忠河马上转过身,听候吩咐。    燕皇指了指摆在自己御桌左半部分的那一堆先前太子送过来的关于盟约的折子,    魏忠河知道,这些折子,陛下根本就没看。    “与赵九郎他们说,这些盟约细则,朕都细看过了,并无不妥;    批红上印,    让他们制成正式国书早日发往玉盘城。”    ————    感谢風丶再起時同学和无常C同学成为魔临第一百零四位和第一百零五位盟主!    这章补的是昨天的更新。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