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一边倒
如果从平行地面的平面角度看,这球出手点到进垒点的横移幅度大,是一颗左投对右打的对角线内角直球。 理想的击球位置要前面一些。 张哲提前启动,夹住两臂,挥动球棒。 在球尚未飞入本垒板上空时,球棒运动到位,一击而中。 “锵!” 力量透过球棒灌注到来球上面。 只一瞬间,棒球飞起,越过三垒手头顶,飞出内野,并且继续爬升。 张哲两手紧握球棒,挥棒过肩卸力之后,丢下球棒,朝一垒进发。 这一棒,启动时机、挥棒速度、中球位置、击球仰角,全都恰到好处。 “这球出去了吧。”张哲心想。 他没有等待多久,几秒之后,棒球从空中落入左外野后面的看台。 跑过一垒的张哲正好看见三垒审摇动手臂判定为本垒打。 满场欢呼声当中,张哲绕内野一周,返回本垒踩垒得分。 计分板上面跃然跳动出一个。 这记三分先制本垒打为白山的进攻打开了局面,后续五人打者三人上垒取得一分,直到第九棒出了局半局才结束。 白山4比0近江。 一局上半结束时的领先令白山高中支持者们大为振奋。 近江高中怎么说也是本届大会以防守著称的球队,1号背番的林优树也是U18代表级别的投手,竟然一开场就被打了个四比零。 照这样来看,只要白山自家打线干活,似乎雪藏主力投手也不算托大。 莫非今年白山真的有王者之姿? 正当许多白山高中球迷开始畅想四强战甚至决胜战的时候,近江高中的反击以及白山高中的危机来了。 白山先发投手辰己辉明,被近江二棒击出安打后,连投2个四坏,酿成满垒危机。 然后野手传球选择失掉一分。 好在两出局到手之后白山遏制了近江的攻势,以仅失一分的代价结束了一局下半的防守。 下场时张哲拍了拍辰己辉明的肩膀。 “我说的对吧,垒上的人你别管,有我在,只管按你的节奏投,今天失分不设限。” 辰己辉明欣然点头,刚才满垒的时候他感觉自己快炸了,幸好张哲上丘安抚了他。 今天他的任务是至少撑过一轮打线,并且监督给他的失分阈值不设限。 只要不炸,继续投。 稍作休息,更换装备,比赛进入第二局。 二局上半,白山进攻,打顺从第一棒开始,出垒顺序几乎复制了第一局。 一棒驹田流星三振出局。 二棒近田翔悟一垒安打。 三棒下中宙触身球出垒。 一出局一二垒有人,跟第一局一模一样的情况,轮到张哲上场打击。 “四棒,捕手,张君。” “四棒,捕手,张君。” 球场广播声同步响起,张哲在右打击区站定。 投手丘上,林优树一边摘下帽子擦汗,一边打量对面的张哲。 第一局就是张哲把他的球扛到场外。 林优树认识张哲挺长时间了,当年两队打练习赛的时候,张哲还是个初出茅庐的稚嫩捕手。 一年多过去了,林优树还是能在16岁的张哲脸上找到一丝稚气,但是那股气质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这时有马谅走了上去,拍了拍林优树的后背,用手套挡嘴说话。 张哲在打击区不知道他们投捕在交流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一定有如何解决自己的内容。 “他们想干什么呢?” 想了一下,张哲便不去猜了。 打击的时候最忌讳三心二意,与其对配球乱蒙一通,还不如用眼睛仔细选球。 近江高中的球风比较积极,场上的球员被提醒要保持乐观和笑容。 有马谅上去的时候面带笑容,他下来蹲捕的时候,林优树也看着本垒区笑了笑。 爽朗轻快的球风是近江高中人气高涨的原因之一。 当然,有人喜欢,肯定也有人不喜。 一些要求严格的人批评过近江高中球员对待比赛不够严肃。 此类外界杂音事实上影响到了近江高中球员们,大会期间他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使用自己的社交媒体,唯恐被一些有心人小题大做。 主审裁判见全员落位,于是右手向前一指。 “PlayBall!” 林优树随即投球出手,第一球攻向内角。 “来了!” 张哲看球有些贴身,连忙向后撤了一步,免得屁股被砸。 “啪!”谷 “坏球!” 本来想着还好躲得早的张哲发现这球其实蛮接近好球区的。 左投的内角直球在右打击区判断起来确实有难度。 这球要是压进好球区,其实不容易打好,挥棒空间被挤压了。 上一个打席打到的内角直球,归根到底相对靠中了一点。 对付挥棒豪迈的打者,最好是诱其挥空,次则挤压其动作空间,再则迫其以无法完全导力的部位击球。 第二球走外侧而来。 在右打者角度,球从外往内滑。 眼看着球就要落进好球区外角低。 “啪!” “坏球!” 引棒之后没有动作的张哲活动了几下肩膀和手腕。 这两球有马谅的配球其实切中了张哲来球就打的喜好,可惜的是效果未达预期,白白给了两颗坏球。 个中原因,除了张哲选球好以外,还有张哲曾经接过林优树的投球。 正面捕手席的球路、侧面打击区的球路,张哲还留有一些细微印象。 因为自身投球实力在进步变化,所以林优树并未重视几个月前一次简短的投捕搭档练习。 自然地不清楚详情的有马谅配球时也没有将这一点作为变量纳入考量范围。 第三球投来。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打席林优树老是投坏球,所以主审判定稍稍有些严格起来,对有马谅拉球的结果无动于衷。 “啪!” “坏球!” 球数一下子变得对近江投捕极为不利。 3坏0好。 下一球如果还是坏球,那将形成满垒的危机。 在如此凝重的压力下,林优树摆动手臂,把球掷了出来。 “滑球?” 看着球下旋的趋势,张哲觉得这球可能滑得有些低了,于是放了过去,准备接受四坏球保送。 “啪!” 球被捕手有马谅接住之后,张哲走出打击区,就想放下球棒跑向一垒。 主审裁判突然喊道:“好球!” “诶?!”张哲硬生生地止住动作,低着头走回打击区,心里大窘。 刚才上一球不捡,这一球突然又捡了。 主审啊,别这样。 全场几万人看着我选错球,这下可丢脸丢大了。 好在张哲情绪管理练出来了,脸一绷别人就看不出他什么表情。 这个打席的第五球被投来。 张哲看得格外认真,不放过任何一处变化。 首先判断出来的是,球冲着内角来。 然后观察到其较大的移动落差。 无疑是内角低的变化球。 林优树跟直球投法契合度较高的常用球种大概是滑球和变速球。 他这两种变化球线路相近,但是又有不一样的变化。 具体而言,滑球速度慢一些,而且位移落差大一些。 “是滑球!” 眼看着球几乎顺着好球区从高往低滑,张哲心中顿时笃定,在此之前他的身体已经先一步启动。 张弓搭箭,蓄势待发! 球在本垒板前飞入之时,张哲已然将棒子拉到球的前面。 高速碰撞之际,张哲用了技巧性的处理。 身体向一侧稍微倾斜,让出了挥棒空间,使得手臂旋转顺畅。 整个击球过程如同打高尔夫球。 “锵!” 棒球高高飞起,沿着中外野疾驰一百二十余米,跨越黄色判定栏,击中计分板下方的铁架,哐地再弹回看台过道。 同一时刻直播镜头里充斥着解说员的吼叫。 “计分板方向!!!” “三分本垒打!!!!!!” “四棒!!!!” “2打席连续!!” “白山7比1近江!!!!!!!”chapt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