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闷声发大财
    看书网..LA,最快更新我的女神jiejie们最新章节!    卫老板在某些方面的规划,比红丸尚斋子还要细节,甚至于是尚斋子根本就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熟练工人!以及珠峰品质!    二十九家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前,被珠峰精工收购之后,好长的一段时间,都在干嘛?    打磨技艺!    放弃早前的拼产量、拼规模,转向精细化的高品质生产,严格把控每一道生产工艺。不怕慢,只怕不够用心。    这种打磨,持续到猴王一代的整个生产过程。    没错,卫夏把猴王一代的生产,当成了对品质把控的最后一次检验,拿这款发动机的批量生产来练手~    D国的整体工业氛围使得尚斋子不需要把这部分因素计算进去,一直以为卫夏在那段时间是白白浪费工钱,至少也该生产一些产品去接受市场考验。    而卫夏当时并未明说。    他是要用这样的一种方式,给工人们心理上的压力:    我拿那么高的工资养着你们,供你们练习、打磨工艺水平,一分钱都不赚,练不出来个所以然,    你们对得起谁?    客观上造成了一种憋着一股劲、破釜沉舟的状态!    外有绩效考核标准的压力,内有不争馒头争口气的心理状态,内外这么一结合,直接将珠峰品质的标准,深入人心。    最后再有猴王一代的生产过程作为实战检验,工人们的标准已经成型,只要继续用高标准来要求,不放松,那么他们也就彻底的保持住了这个标准。    这也就使得珠峰集团整体上确立了自己的珠峰品质!    涉及到集团自身的机床更新换代,工人们本能的把标准再次上升了一个台阶,而且保质保量。    十几万工人齐动员,有条不紊的完成了珠峰集团的飞跃。    …………    华国航空航天集团有限公司,下属非标件制造三厂。    “到了吗?”    “到了,到了!”    两个充满惊喜的声音。    他们面前是四辆重卡,车厢关闭着,正有工人在协调库房和设备间,确认这些车辆的卸货地点。    “三号车间,西门,直接开进去!对,都卸在那,全厂的机床主体改造,都在三车间进行。”    轰隆隆~~    四辆重卡鱼贯而行,一同赶奔卸货地点。    好一顿忙活,二十四个大家伙卸到了车间里,紧随其后的是工厂内工程师们齐上阵,叉车、吊车,都跟着忙碌起来。    足足折腾了一天,到晚上的时候才把第一台机床的主体更换完毕。    但是这个时候,没有任何一个人觉得疲惫,他们都在期待着最终的结果。    “老赵,调试完了就开始吧!”三厂厂长吩咐道。    “叮”的一声响,工程师老赵按下了开关。    咣~咣~咣~咣~    金属互相之间撞击的声音传来,很沉闷,没有杂音,而且并不刺耳。    持续十分钟,老赵再次按下开关,一切的动静都消失了,戛然而止。    “一起看看吧!”厂长笑呵呵的开口道。    十几个人,包括厂长、车间主任、工程师、质检主任等等,一齐去检查刚刚加工好的    一批非标准件。    “好!品质上佳!毛边非常少!”    “精度提升了很多,基本上,误差已经不影响使用了。”    “你们有没有找到残次品?一个都没有?太夸张了吧?”    “算不得夸张,上午验货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了,人家把机床主体的品控把握的非常好,零部件的接口处一圈螺丝扣都没有差错!”    “听声音也能听得出来,新的机床主体,稳得不得了。”    重点就是稳!    这种批量生产的非标件,解决加工之时的机械震荡误差是最关键的,巨大的对冲力,造成了加工精度的不足。    新的机床主体,虽然同样是金属材质,但却具有超级稳定的力传导特性,极大程度的缓解了震荡误差。    造型完全相同机床主体,生产出来的产品却天差地别。    “换吧,二十四台机床全换上!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定制的冲压模具和成套的冲头也该送过来了,品质还会进一步上升!”    厂长的话语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    千里之外的沈北机床集团,更加喜悦得无可无不可,几乎是快要到了乐极生悲的那种。    珠峰集团居然愿意连带着技术一起进行合作!    这个技术,正是发动机全套生产技术!    国产工业在发动机方面一直是弱项,沈北机床集团算是其中不错的了,最早期设立了几条生产线,可以生产一些技术含量不是特别大的发动机主体外构。    但也就仅限于此!而且品质谈不上有多好~    很多中低端的汽车,以售价十万为例,发动机可以占到成本比例的20%,也就是两万,便是这种发动机,沈北也只是能做个主体外购。    珠峰集团的发动机都自称地表最实用了,那得是个什么技术水平?    四十万一台的售价,还敢自称地表最实用,那性能得是有多强?    当然,猴王一代的强劲性能主要是因为自身材料的关系,可真正的技术水平,那也是脱胎于D国顶尖发动机技术的!    已经在这个基础上转化为了珠峰集团自己的核心技术之一,和D国的发动机技术相比,完全不差。    “这是我们公司最优秀的二十几名发动机专家,他们会辅助周厂长进行生产线的调整,订制零部件的工作也将由他们直接参与。”    猴王动力的负责人侯平川很自然的介绍着,手指指向身后二十几名稚气未脱的年轻人。    “哈哈,好,感谢,呵呵!”周厂长的脸色不是很好。    就这?发动机专家?    唬谁呢!    但是他肯定不会当面表露出来,毕竟人家是带着技术和协议来的,都是真东西,只不过、貌似…诚意差了一些。    侯平川看出了一点苗头,笑着说道:    “周厂长,实不相瞒,这些年轻人都是我们珠峰集团定向培养的大学生!    别看他们年纪小,但他们师从D国发动机专家小柴良治,并且全程参与了猴王一代的研发与生产,发动机领域颇有建树,也是当得起专家的。    另外,他们只是暂时留在这里,猴王二代还需要他们参与呢!”    猴王二代?他们?    周厂长心里依旧不是那么相信,但心底多少正视了一些,毕竟人家的“资历”摆出来了,确实不能小瞧。    靠“说”是没用的,最终还得是看工作能力。    这份能力……让人大吃一惊!    二十几个年轻人,仅仅就是在生产线花费一个小时的时间,走了那么一圈,发现的问题足有三四十个!    都是细微的小问题,别人不说,你根本就想不到的那种。    可人家说出来,总结在一起,你再看,    太特么吓人了!    不用说技术合作,单单是把这些小问题给解决了,产品的质量就会提升一大截!堪称是质的转变!    以往,厂内也会重金聘请某些发动机领域的专家过来指导,可是人家怎么可能帮你如此细心的检查?    本来就是技术封锁的领域!    给你指出一小点不痛不痒的毛病,心安理得的把钱拿走,这都算不错的了~    想到这些,周厂长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侯哥,有这些专家们过来指导工作,我这心里踏实多了!放心,专家们在沈北这里,绝对是最高级别的待遇!”    …………    珠峰精工,总经理办公室。    红丸尚斋子正在翻阅财务送上来的财务报表,文文静静的样子,很耐看。    “央企和国企的订单做了一些手脚,处理起来不会很麻烦吧?”一旁坐着的卫夏随口问道。    全方位的合作是悄无声息间进行的,上面的意思便是如此,不希望暴露合作细项,虽然,早晚会暴露~    韬光养晦!闷声发大财!    好比是华国的经济,谁都知道GDP每年都在稳步发展,但你始终感觉这个国家很落后,不是很强的样子。    然后,仿佛突然之间,怎么就能跟M国叫板了?    实质转变的过程是漫长的,但世人感觉到的这个过程,非常短,短到来不及反应,来不及接受。    等你反应过来的时候,再去重视、再想去遏止,晚了!    红丸尚斋子始终低着头,淡淡的回了一句:    “稍微有一点小麻烦,算不得什么。我倒是好奇,沈北机床集团掏了这么大的一笔钱,老板,    你就派那些学生过去?”    连尚斋子都接受不了!    卫老板愿意出让技术是情理之中,都是华国人,而且那些技术和珠峰集团本身的发动机不会形成竞争关系。    一个主打中低端,一个主打绝对高端,没什么影响。    技术再变,核心材料却是掌握在珠峰手里。    可那些在读的大学生,真的有用?已经能够独挡一面了?    卫夏摇摇头,悠然自得:    “我不也是在读的大学生?你自己不也就是刚毕业没多久?重要的不是学了多长时间,而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究竟学了多少本事!    那些学生,我可是花了很大的精力在培养,连表演课都是我亲自教的,学不到东西,怎么对得起我?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非常好的进修!    我不是学工业的,这些学生们才是华国工业的未来!”